笔看阁

笔看阁>寒门首辅养成记潘外 > 90100(第18页)

90100(第18页)

在大晋朝只能靠马和车赶路,食物和水都很难携带,走西北这条线路比渔娘想象中更难。

若不是,若不是为了……渔娘简直想掉头南下,直接回叙州府了。

马车里也只有半壶水了,阿青给主子倒水都只敢倒半杯:“主子,幸好咱们今晚上能赶到金沙城,要不然就要断水了。”

渔娘打开她自己装订的牛皮本,在昨日画的舆图上又添了两笔,道:“别怕,走出这片沙漠就好了,后头的路应该会好走些。”

阿青笑道:“跟着主子我们自然不怕,主子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渔娘微微一笑:“放心!”

这些天走过来,她发现因为气候的缘故,如今的地形地势比她记忆中有些微不同,不过不妨事,只要出了沙漠,她就有办法找到水源。

一行人跟着向导往西北方走,走了两个时辰后,他们终于看到这片沙漠的边缘。

侯原激动地大吼一声:“咱们出来了!”

随队的护卫们驱动胯下的马紧跑了几步,骏马的嘶鸣声都响亮了许多。

渔娘掀开车帘朝外看,心里也松了口气,出来了。

她若是想合理合情地把完整的舆图拿回来,这条路,她始终要来走一遍的。

晚走不如早走。

第97章贺大人盼妻归

七月立秋,食西瓜。

卯时初刻,进城卖瓜的百姓就已堵在外城门跟前,等到天亮开城门时,卖瓜的百姓挑着瓜担呼啦啦地往城里去。

有门路的挑着瓜往那些富贵人家后门跟前去,没人定下的只能去坊市摆着散卖,或是论个或是论斤卖,这个季节瓜果便宜,京城里普通人家都能买上半个一个西瓜尝尝。

普通百姓买得着,在富贵人家家里,西瓜这种应季的瓜果更是一点也不稀奇,家里长供着,买回来的西瓜冰窖里放一晚上,隔天取出来切好端上桌,清甜解暑,真是再好不过了。

唐韶傍晚下值回家,衣裳也没换,一身臭汗坐在他夫人香软的躺椅上吃冰西瓜,一口气吃了两盘才觉得爽利。

惠敏郡主也不嫌他,叫人端了张绣凳放边上,不紧不慢地给他打扇,叹道:“这天儿呀,别看已经立秋了,后头两月还有得热呢,你这一天天的到处跑,我瞧着都心疼。”

唐韶靠着躺椅笑:“没法子,人手不够用,我年轻又顶事,我不去,难道叫上面几位大人去?”

“不是说江苏的事情快了结了?京卫指挥使司的兵还没回来?”

“还早,事情办完了,总要守几个月,免得等朝廷的人一走,那些假装老实的人立刻就跳反。山东当初不就是这样么。”

“唉,也是没法子。”

薛广去江苏接收钟应芳留下的烂摊子,皇上下令叫当地卫所配合钦差行事。可终究担心卫所官员跟当地大族勾结,所以另派了京卫指挥使的官兵前去江苏。

调走了许多人马,人手不够用,唐韶这个从三品的指挥同知都要每日领兵巡逻了。

“下一个地方,该轮到安徽了吧。”

“嗯,大概明年吧,估计这差事还是会落在薛广手里,毕竟他办得好,皇上也放心。”

唐韶知道最近二皇子的外家,郑家人在暗中拉拢人脉,给银子给美人儿,无外乎是盼着等薛广回京述职时找些人当他们的喉舌,把薛广拉下马,换成他们的人去安徽当钦差,领下这个功劳。

惠敏郡主笑了笑,用只有他们夫妻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郑家兜里才几个银子?大皇子母妃是皇后,皇后出身山西常家,别看常家不如郑家爱出风头,常家在前朝时可是盐商,家里银子多到数不过来。”

若要比砸银子邀买人心,郑家指定比不过常家。

唐韶:“大皇子二皇子他们如何行事也不关咱们家的事,我们在一旁看着就是了。”

惠敏郡主知道他的意思:“放心,我娘我爹他们不会管这些事。”

纵使永安公主和惠敏郡主是皇上的外孙女,洪国公府和皇家是姻亲,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们母女二人心里头比谁都有数。

扇累了,惠敏郡主把扇子丢唐韶怀里:“哎,这都立秋了,不知道梅姐姐什么时候能回来,梅姐姐不在京城,怪没意思的。”

“着什么急,该回来时就回来了。”唐韶起身给夫人让座,又拿扇子给她扇风,夫妻俩掉了个。

惠敏郡主害怕呀,西北又是沙漠又是戈壁地,行走边疆,不知道哪儿就冒出来一队敌军土匪来,梅姐姐一个小娘子,哪里抵挡得住。

“放心,皇上和三皇子对你的梅姐姐看重得很,不会叫她受伤。”

两年前,唐韶可是听他爹跟皇上说过北境之事的,皇上说北境王前些年死了,新上来的这个新王是北境王的五儿子,那是杀了四个兄长才掌权的狠角色,早晚有一日他会挥师南下。

他爹说安稳快二十年了,他们选出新的首领,南北早晚有一战,既然要战,那就趁他们这些老家伙还在,在皇上任上就把这一仗打了,别留给下一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