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刘彻与众大臣在未央宫接见了匈奴时辰,听了他们诉求。
其要求,让刘彻一干人等怀疑,卫青、霍去病去年收拾匈奴,将他们的脑子给打散了,都被打到这个份上了,怎么还不臣服,有脸要求他们大汉给钱、和亲的。
对于这种头脑不清楚状态的匈奴,刘彻突然没了说话的心情了,得出一个结论。
这群人都是被打的还不够惨!还要继续收拾!
他现在卫青、霍去病两个大司马护在身边,犹如金刚护身,万事无忧!
就这样,在刘彻的纵容下,匈奴使臣被三公九卿喷了一脸唾沫,最后啥事没谈成,就从长安灰溜溜走了。
刘彻虽然对匈奴手痒痒,但是满朝大臣可不允许他短时间内再折腾起一场大战,毕竟去年的漠北大战,虽然打赢了,但是损耗的辎重、战马也多。
再说匈奴现在被收拾这样了,何须再用“牛刀”,先让西域那群小国磨一磨,若是西域顶不住,大汉再下场。
见大家都是一个想法,刘彻也就没说什么,不过为了表示礼尚往来,刘彻打算派遣使臣前往匈奴,劝其臣服。
指不定碰上匈奴新单于脑子混乱的时候答应了,谁也猜不准。
匈奴使臣离开的时候,刘彻特意让霍去病将其送到边塞。
霍去病对这活欣然接受,一路上经常去寻匈奴使者谈天说地。
匈奴使者面对这个煞星,小心翼翼的捧着,每说一句话就要在脑子里转三圈,担心被霍去病记仇,之后又带着他那支惹人恨的汉人骑兵横扫匈奴驻地。
霍去病对于匈奴使者的配合很满意,将人送到酒泉郡时,还与他一起分享了红糖荷包蛋。
匈奴使者初次尝到,一开始以为是蜂蜜熬制的,后来得知不是蜂蜜,而是刘彻赏赐的珍品红糖,价比黄金,顿时瞪大了眼睛。
心中有些失落,世人只知匈奴强悍野蛮,却很少了解他们生存的环境有多恶劣,逐水草而栖,一旦有个天灾人祸,连个逃亡的地方都没有,若不凶悍,岂能在风雨飘摇的塞外活下去。
霍去病若是知道他的心思,估计会嗤笑,环境恶劣不是尔等劫掠汉家百姓的缘由,若是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也不要怪大汉对匈奴赶尽杀绝。
“既然阿史那喜欢,我还剩一些红糖,分你一半。”坐在上首的霍去病唏嘘道:“这一路来,我与你相谈甚欢,此次一别,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他觉得这个阿史那有些意思,先拉拢一番,说不定以后降服匈奴时,用得上。
“冠军侯此话不是开玩笑?”阿史那瞳孔微颤,他何德何能,能得霍去病如此看待。
这种糖估计在大汉都很难买到,更不用说匈奴了,说价比黄金,可以说是谦虚了。
“自然,本侯岂能失信于人!”说完,霍去病示意亲卫将存糖的盒子拿过来,当着阿史那的面,匀了一半倒入布袋中,“阿史那莫要嫌弃本侯吝啬,这些红糖有补气养身、延年益寿之效,我家妹妹心疼我体弱,就耗费了不少心力炼制出来的,嘱咐我每日服用。”
他与舅父明明身强体壮,可阿瑶一点也不相信,三天两头派人叮嘱他们要修养身子,连带着陛下也跟着紧张,几乎月月都派太医署的人给他们诊治。
阿瑶制出了红糖后,也第一时间给他们送了一箱子,红糖荷包蛋也是她嘱咐人每日给他做的,哎呀呀,着实拿她没办法。
要知道,这等珍贵的红糖目前流通到市面上的很少,就是陛下赏赐,也没有他这般大手笔,就是巴掌大的一盅,里面盛放七八块红糖块。
“体弱……”阿史那看着面前强壮的少年将军,想知道是霍去病在开玩笑,还是他家妹妹眼瞎。
霍去病见他不信,佯装虚弱地轻咳两声,“我现在真的体弱!”
阿史那:……
第120章谢谢,他不需要这种关怀。
霍去病将匈奴使者送别后,就很快回到长安,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太医署的人就上门了,要给他把脉,防止他生病。
霍去病对于这项流程已经熟练,现在朝野都知道陛下对两位大司马十分看重,担心他们早年在战场上留下病根,三天两头派人去府上把脉,赏赐各种补品。
等到太医署的人离开后,霍去病就去了长平侯府。
卫青与平阳长公主的婚事定下后,目前在努力与平阳长公主培养感情的阶段,日子过的倒也清闲,也是因为如此,“护送”匈奴使臣的活就落到霍去病身上。
霍去病坐下,打量卫青,看着精神焕发,看来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舅父在长安的日子过的很清闲,想到此,顿时意味深长地勾起嘴角,“要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舅父这样子,看来与平阳长公主相处甚欢。”
一开始他还担心平阳长公主忌讳舅父的出身,毕竟早些年,舅父是公主府的家奴,据他探知,现在一些看舅父不顺眼的权贵私下里时常这样讥讽舅父。
一些眼红的人说起他们卫家与霍家,为了贬低他们,左一个外戚,右一个功高震主。
说得好像陛下是昏君似的。
他与舅父与如此成就,不正说明陛下的英明。
可惜舅父对“外戚”两字有些敏感,总是担心这,担心那,去年漠北之战结束后,偌大的长平侯府连幕僚都不养一个,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三个弟弟也要考虑一番。
还好舅父与他都是军功立身,那些人的酸言酸语听着也就刺耳些,对他们没什么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