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序说话了:“去别的位置。”
尽管心里有所准备,季凌下意识脱口而出:“不要。”
语调不甘心地颤抖了,低声又重复了一遍“可不可以”。
南序的肩膀放松地靠在座椅上,不为所动:“还要我再说第二遍吗?”
季凌眼神空洞地随意回到最初的位置,失去了聚焦的点。
右手边隔了几个座位的温斐似乎发出了一声嘲讽的冷笑。
季凌的眼珠子动了动,疑心自己听错,转过去。
温斐的手上不知何时包扎了一层白纱布,侧对了车窗,脸庞的倒影似乎因为车窗而扭曲。
他无比确认温斐刚才一闪而过的轻蔑并非作假,但仔细观察,他在温斐的脸上看到了和他一样若有似无的颓败。
马上他不再观察温斐。
因为车窗上有着更期待见到的人的倒影。
联邦大学的学生每逢这段春夏之交的季节,就会迎来一批来自各地,未来可能成为他们学弟学妹的学生们。
在大学的人潮中,分辨出这些预备役新生比较容易,尽管双方并没有差距多少岁。
对环境的目光比较审视,对观点的表达更有刺人的锐气。
给出的安排表松弛有度,考虑到部分同学横跨了大半个联邦才来到陌生的城市,舟车劳顿,头一天是自由活动时间。
大家自主行动,分散到了大学的各处到处逛逛,像雨水化入了大海一般。
很大一部分人拎着临时借阅卡刷进了图书馆。
诺伊斯本身藏书丰厚,联邦大学也不逞多让。不过相比起来,诺伊斯更注重历史传承,图书馆藏书以古籍手稿为主,联邦大学的图书馆则偏好于收录了当前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博弈。
尚未到大学生的期末季,图书馆比较安静,没有那种精神癫狂的气息,前来阅读的人安安静静的,在联排的书架之间留恋,寻找着自己决定消磨时间的书籍。
和眼睛齐平的角度,有学生取下了一本书。
书架上少了一本书,多出了一本书的空隙。
透过空隙,和图书馆的窗边相对着。
窗外花叶在微风中簌簌摇曳,斜打在透光的白色窗帘上,随风飘进了窗边长身玉立的青年捧着的书本上。
浅灰蓝色宽松的衬衫袖口拂过书本,轻柔珍惜地把零星落花放回窗沿,继续安静地翻过一张书页。
整个午后仿佛静置在这个眨眼的瞬间。
叫人很想瞧瞧那本书写了什么。
开场安排的考试就是个下马威。
考试中途就有人时不时发出叹息声,被老师用眼神示意,等到结束的铃声一响,无数声叹息和怨念快要冲破这栋教学楼。
南序考试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小动作,从头到尾都很平静。
以前平静是因为完全不会,像和陌生人见面以后擦肩而过。
现在平静则是因为大部分都会了。
他拿大部分的时间弄清了理论的底层逻辑之后,把题目再分解,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地着手分析。
而且这样的难度他先前在谢倾笔记本里每个篇章最后他突然解不开的题目里见识过,已经有过心理准备,在卷面上见到类似的难度时不至于受到很大的冲击。
所以那些题其实是超纲的?
南序把桌面的水笔合上笔盖,在咕噜噜沸腾的讨论声中从后门离开。
某些人在聊天时刻意抬高音量,掩盖内心的踌躇,结果眼见着那位很不好接近的同学悄然离开,来不及跟上,只要暗自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