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家父宋仁宗作者御风流TXT微盘 > 第八十五章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第6页)

第八十五章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第6页)

但抛除在山河之固德不在险这句堂皇之言,在本朝立国之初还这真就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地方。

太祖皇帝也曾动过迁都洛阳的想法,欲借山河之险去除冗兵。

但长安洛阳经过多年开发,生态承载量已近极限,况且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为了用兵辽国,扩大战略纵深,否则以洛阳的地理位置完全是送肉上砧板。

除非也想如唐末时期来一个洛阳六陷。

于是迁都洛阳一事被中断,而在武力最巅峰期都没能实现的愿望,到如今自然毫无意外的被搁置遗忘。

当前还处在人和老天爷抢饭吃的时代,主张一个多垦多得,修补黄河中上游生态完全是无稽之谈,也只得修修补补。

对于用作修筑河堤的水泥,赵祯要显得更加上心,一听赵祯如此说,就立刻循着记忆将箚子找出来翻看。

毕竟哪怕辽夏兵临城下,作为天子的他也有一逃之力。

可倘若黄河决口,在浩浩天灾面前,官家其实与普通百姓并无区别。

赵昕也不催他,只是摸着元宝作安静状。

赵祯看箚子的速度很快,于是带着激动的声音很快落入赵昕耳中:“这个,这个水泥,当真可以抵常堤数倍之能?!”

不单是功效,还有成本。过去的河堤修筑得用大块石砖,用百龄巨木,从开采到运输,只这两样就得占工程耗用的一半以上。

而且树木投到水中容易被沤烂,哪怕用上最顶级的好木,不出十年也得再度花钱修缮。

若是这个水泥真如箚子上所说一劳永逸……

赵祯自动忽略了箚子上还说了要以竹为筋,毕竟那玩意到处都是,生长速度还快,造价与巨木完全不能比。

哪怕是三年一补,省下的银钱也海了去了。

赵昕还是眨眨眼,只是这回底气稍微足了些:“不知道,还得看匠人试验,目下呈上来的确实如此。”

赵祯激动得直搓手,不由道:“治河之功,治河之功啊…

????

…”

赵昕很明白他爹在开心什么,都说长江黄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是母亲河。

可母亲不仅有温言细语的一面,也有疾言厉色的一面。

黄河无疑是脾气暴躁的母亲,水患不绝令数代王朝都为之头疼不已。

若能凭水泥稍微减轻一些河患,一个圣君的名头就跑不掉,去泰山封禅也不算厚着脸皮。

对于赵祯这个反应,赵昕并不奇怪,只是赵祯接下来的话就让赵昕很难绷了。

“这么看,更易河道也非难事啊……”

“喵呜!”赵昕心态不稳之下揪到了元宝一撮毛,惹得元宝痛叫一声,狠狠蹬他一脚后离去。

这一嗓子也唤醒了赵祯,他看着赵昕复杂难辨的面色,比之前更大的心虚感充塞了胸膛,放低了声音问道:“最兴来,是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吗?”

赵昕捏了捏鼻梁,很想找个顺手的东西砸过去。

合着你如此早就有了更易黄河河道这种蠢钝如猪的想法啊!

但忍住,忍住。

他不是早就知道大宋朝的官家除了哲宗以外都是又菜又爱玩的货色,也习惯了他这个无良爹又菜又爱玩嘛。

深呼吸,按住性子。

搞出水泥来就是为了阻止三易黄河,夺淮入海之事,不能为了这点小事损害大局。

赵昕将这句话在心中默念数遍,这才止住无名躁意,对着已经转为忐忑不安地赵祯说道:“爹爹不是常同儿子说事缓则圆,一动不如一静么。

“黄河河道形成至今,少说也有万年,自是遵循天地自然之理,有其玄妙之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