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信仰,汇聚成一条小河,在丹卿体内潺潺流淌。
不知不觉,丹卿周围悄然发生着改变,某一天,一片紫葵草在小屋旁突兀而生,成长速度之快,竟不遵循自然规律。
在这片土地上,丹卿甚至能操控风与雨。
他的心境如同四季变换:当他心境轻松,周围的花草树木也随之葱郁成荫,色彩鲜艳如初;而当他低落迷茫时,周围的生灵仿佛感同身受,低垂着头,仿佛也无力支撑。
丹卿明白,这一切,都是信仰的力量在悄然作用。
这份力量,取之于信徒。
便该用于信徒是吗?
深夜,零碎几颗星子挂在苍穹,街道笼罩在浓厚的夜色中。
丹卿独行于万籁俱寂的街道上,穿过长长的桑树南街,直至尽头,他停下脚步。
古佛寺在黑夜中静静矗立,两盏灯笼悬挂在大门两侧,描绘着上元节团圆的画面。然而,上元节已远去多月,灯笼上的图案褪色,欢笑的脸庞也模糊不清。
丹卿隐去身形,像一片透明的薄雾,缓缓飘向古佛寺最大的诵经堂。
推开诵经堂的门,三十余人静静坐着,老少皆有。
他们几乎都是没有法力的普通人,唯有一位修为不算高深的老妖仙。
小小一座城镇,聚集的修行者逐渐增多。
哪怕实力平庸,他们也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拯救苍生。
丹卿目光落在老妖仙身上。
老妖仙原型是一条鲤鱼,化作人形后,仍留着雪白的胡须,长至腰身,显得和善又可亲。丹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仿佛老妖仙的孤勇气质在他心中激起涟漪。
当下老妖仙站在被捆绑的两个凡人身前,施法加固缚魔绳的威力。
一股股并不精纯的灵力,从他指尖溢出,附于绳索之上。
伴随着他的动作,先前还奋力挣扎的老婆婆与小女孩都安静下来,喉口发出的野兽般的嘶吼声也慢慢变得微弱。
“他们体内横行的魔煞暂且被老夫封印住。”
老妖仙收声,重心不稳,狼狈地踉跄后退,幸有身后两人及时搀扶。他拍开手,示意大家休息,后面还有不少硬仗要打。
老妖仙坐下,朝众人摆了摆手,百姓闻言一凛,依言不再多话,各自休憩。
人在生死攸关之际,总会突然涌现出坚不可摧的韧性与顽强的求生意志,这股生机勃勃的力量,常常令丹卿片刻间心生怔忪。
丹卿骨子里,血液里,一直缺乏这样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但他却很喜欢这样的人。他们拒绝逆来顺受,哪怕处境再无望,也要挣扎着去闯,去挣个善果。
凡间应劫时,丹卿不知不觉被段冽吸引,似乎便是因他这股孤勇的气质。
然后剥丝抽茧般,再从他肆无忌惮的外壳下,挖掘出那一颗柔软无比的心。
丹卿也曾对容陵无比失望。
失望他不再为他而孤勇地一往无前。
他不再是他的段冽。
其实,容陵并没变。
改变的是他们身处的复杂的环境。
一直以来,面对命运,丹卿更多都是逆来顺受,他也曾争取,但他的争取,始终缺乏鱼死网破的魄力。
他还是没能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涣散的瞳孔渐渐恢复焦距,丹卿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现实,回到这座充斥着紧张气息的寺庙,回到面前神情呆滞的两位魔煞附身者。
——年迈苍老的祖母、稚气瘦削的小外孙女儿。
这位额头青筋布满黑气的老婆婆,昨日还拖着骨瘦如柴的身板,蹒跚上山,热泪滚滚,磕头不绝,苦苦哀求。
她情愿奉献自己生命,去交换染魔的小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