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他做到了李唐前面两位皇帝没能做到的事情。朝堂上从李世民过世后遗留下来的专权势力,也已经彻底被打击殆尽。
所以走上了谋反之路的李承乾很想知道,站在泰山之巅的封禅坛上,被簇拥在群臣敬仰的视线之中,远眺山下芸芸众生,李治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毕竟是个皇帝。
哪怕他在此刻意识到,身居此等高位,以他今日的表现还远远配不上这个封禅的荣耀,他都还有太多扭转局面的机会。
但这个时候,他在想什么?
……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此时,吕雉看着天幕中正在主持亚献的皇后,朝着一旁的邓绥问道:“你觉得,她们在泰山脚下的祭坛上时,在想什么?”
看呐,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
就算已经出现了二圣临朝这样的变革,就算皇后力排众议,让自己坐到了亚献的位置上,但她和皇帝之间,依然有着一座泰山高度的差距。
这也不是如同登山一般,可以随意逾越的高度。
吕雉好像突然明白了,到底为何这个新生朝代的诞生纪事,需要将记叙的时间往前追溯那么多,因为……
因为这确实是用崭新的一砖一瓦,去尝试抹平这个差距。
一次政变,一次军事行动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只能变革!
武氏也绝不是在破坏她的前辈们留下的做皇后、做太后的规矩,而是——
前人的血泪教训都在为她指向着一条真正的路。
当她的优势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她才终于能看到更为清晰的前路。
……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或许是在先前发表对天幕意见的时候,这些聚集于此的看客已经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列。
这实在不奇怪。当安定公主和武皇后一步比一步强势,更是打破了那些框定于后妃和公主身上的规则之时,这个变化足以让那些维护帝制和父权的人感到惊骇而震悚,以及——抗拒。
但也在同时,那些足以流传事迹于青史的女子,正在格外期待她们的脚步到底通向何方。
也正是这样的位置,让那些身居地下也可称为同道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邓绥的应答。
“我听说,早年间项籍见到秦皇巡查天下的时候,有说过一句大不敬的话,现在也能套用在此地了。”
她停顿了片刻继续说了下去。
武皇后和安定公主在仰望泰山的时候想些什么?
她们应当在想,此无能之辈——
邓绥字字笃定:“彼可取而代也。”
……
天幕最开始笼罩在周遭的雾气,只剩稀薄的一圈了。
【??作者有话说】
看我明天有没有空,有空就明天再更新一章,不然就周一。怎么感觉10月写不完的样子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