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武周定鼎txt > 第317章 番外一4 秋猎与封禅(第2页)

第317章 番外一4 秋猎与封禅(第2页)

“听说早年间圣神皇帝有圣谕传世,大周历史自她而启,不必追溯先人被授以权柄之事,与这万象神宫之中的种种正是互为对照。”

身处其中的时候,作为武周子民,韦怀瑾感觉到的何止是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更不仅仅是一种对于世上变化种种的感叹,还有一个同样清楚分明的想法——

自武周建国至今,所有人都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这万象神宫的意义,更是远比宗庙重要无数倍。

她小声补充道:“我觉得,应该让更多人来参观此地的,或许,会让更多人对我大周有归属感。”

这才是她最想说的话。

她与妹妹住在城中客舍之内,听到过楼下说书人的宣讲。

但相比于语言依然稍显弱势的影响,这座顶天立地的万象神宫真正出现在人面前,好像更有一番直观而震撼的力量。

是该让更多的人来亲眼看看这个地方的。

“你说的这件事,春官那头已在考虑了。”武清月应道。

就是工部和礼部这两头有点意见相左。

她们一边觉得该将各地官学之中的翘楚选入京中,以游览进学的方式完成为期三月的进修,其中就包括参观万象神宫。

另一边则觉得,不如趁着年末的大事,再建一个万象神宫的复刻品,反正以武周如今的国力,这也并不太难办到。

至于是谁需要凭空多出好大一堆工作,先打一架再说。

武曌和武清月对于官员的良性讨论向来懒得管,总归这也不是当务之急,可以等她们再多提出一些有理有据的分析,再召开大朝会议事好了。

武清月追问:“还有什么想法?”

见太子殿下似乎颇为欣赏阿姊的后半句话,韦怀瑜当即大着胆子问道:“什么想法都能说吗?”

她挑了挑眉头:“你阿娘当年两次主动请缨的时候,哪有什么瞻前顾后的想法,你既是她的女儿,总不能在这里输给她。”

韦怀瑜可受不了这种激将法,连忙仰着脖子发问:“那我更想问的是,这十多件创造历史的大事铭刻在此,还不足以让圣神皇帝封禅于泰山吗?”

这些南征北讨开疆拓土的战绩,这些远航海外丰富农产的收获,在印刷术推动之下日益庞大的读书人数量,还有自科举糊名和官员整肃之后愈发清明的朝堂秩序,难道还不够支持陛下封禅吗?

前朝皇帝可没有这样的顾虑!

韦怀瑜是当真很好奇这个问题。

武清月含笑回问:“既是新的篇章自陛下开始,那又为何是封禅泰山呢?”

“诶?”韦怀瑜怔了怔,忽然意识到武清月分明是话中有话。

“也不怕提前与你二人说起此事了。”武清月负手而前,从容回道,“早年间是因天下未定,各地变革良多,若贸然行封禅之举,不只耗费民力,还难以让此等开辟新篇之举名传天下,如今却已正是时候。”

“但……”

“这封禅之地将与前人有别。不在泰山,而在嵩山。”

不是泰山,而是嵩山。

嵩山距离神都洛阳不足二百里!

若要行封禅之事,自不必如同前往泰山一般远行千里,沿途征调民夫开道修路,更要花费大笔支出在百官随行的开销之上。

或许相比于前人的劳师动众,封禅嵩山途经的州郡少了许多。

可当这个计划是在万象神宫的种种碑铭石刻面前说出的时候,绝不会让人怀疑选择嵩山有任何一点规避麻烦的想法。

那也势必会变成武周建国以来的头号盛事!

……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韦怀瑜自万象神宫中走出,都还有一阵的恍神。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