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正对着的是一面照壁,上面一个用红砖砌出来一个“福”字。
吴有为第一次来这里,以后就要在这里过日子了,遂兴致勃勃的抬腿迈了进去。
过了照壁便是二门了。
吴有为这才发现,这个宅子的主屋乃是一个二进的四合院,二门对面是一排三个房间的倒座房,中间是大门,大门东边对照壁的是「门房。
小莲的祖父祖母不用别人说,就自己进去了,这里以后可是老两口的地方。
这个房间正好东边是大门,西边是侧门,都能看得到,也能守住。
过了一进的窄院,进了二门之后,果然是个四合院,青石板铺的一个“十”字在地上,北面三间正房,两边各一间耳房。
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东西厢房南边自带一个小耳房。
吴有为兴奋的不行!
他实在是憋坏了,在吴府什么都不是他说了算的,所以他从来不说;只是来古代一趟不容易,终于有家有业有地皮了!
这四合院在他那个年代,起码也得是阳明山别墅的价格啊!
宅子里不说雕梁画栋,却也够土豪的,并且因为很新,看起来比吴有为在吴家的那个小院子可要好多了!
“老爷,这里便是前院。”吴二道:“中间是客厅,东边是您休息的地方,西边是书房。”
吴有为抬腿进去看了一圈,十分满意。
东边休息的地方依然是砖石搭建的火炕,中间是客厅,已经有人开始往客厅里搬东西了,都是他原来客厅的摆设,自然再次摆出来。
书房尤其重要,吴有为告诉小小:“书房我自己来,将书籍先搬进去就行了。”
“是!”小小卯足了劲儿的开干了。
吴有为则是在吴大吴二的陪同下,继续看他的新家。
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可以从这里出去,到达后面。
后面乃是一个独立的三合院。
有单独的门,不过看样式是垂花门,里面跟前面的四合院,就差了一个窄院的大小,也没有倒座房。
这座内院的东边是两个侧院,i门都朝东开,南边的院子挨着花园有倒座房、西厢房和正房,北面的只有西厢房和正房,且两个院子并没有耳房。
内院的东边,挨着侧门的是一个院子,这院子有一排三间倒座房,“门开在西面,并没有厢房,而是正房两间,一个客厅一个卧室,客厅有通向后头院子的隔花门,后面的院子里,只有两间正房,并没有门,要想在这里进出,必须经过前头的客厅。
东侧院之后的东北角上,还有个院子,也是【门口朝西开,只有两间屋子,没有倒座房也没有厢房。
古代规矩严格,吴老爷子是在不违制的情况下,将这里建设的最好,最大,足够他的小儿子住的开。
将来哪怕娶妻生子,儿子再娶儿媳妇,也够住下了。
地方实在是大,吴有为初步估算,起码三千坪往上!
而且各个都是精装修啊!
吴二看了看老爷,有点担心得问:“老爷?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没,没有啊!”吴有为回过神来,指着东边的院子问:“这是干什么的?”
“老爷,这是客院。”吴二介绍道:“如果来了客人,可以住在这里,有后头的院子,有女眷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