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响起床集合!先前不是经常与你们说吗?”
“都起来,睡得跟死猪似的,想受笞刑,还是不想在营中待下去了!”
……
从隔壁老卒声震如雷的呵斥声中,可以推测他们营房的情况不是个例。
新卒苦着脸,不是他们偷懒,而是今日的时间比往日提前了半个时辰,大家措不及防,有些不习惯。
一刻钟时间,大部分兵卒冲出营房,按照之前的训练,在校场列队集合。
至于许多慢了一步的兵卒被守卫拦了下来,一个个登记名字,然后排队到一旁接受十下笞刑。
当面受刑结束后,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赶回队伍中。
对于他们来说,笞刑的疼还在其次,他们皮糙肉厚,又没有破皮,还能忍受,只是当着同袍的面受刑,脸上挂不住。
而且他们还被记下了名字,训练结束后,还要接受其他惩罚。
紧接着,刘珏下令将队伍分成十队,每队百余人,队伍中又有伍长、什长、百夫长……这些官职新卒多半争取不了,就看老卒自己争取了,等到早膳结束后,每队报给营中文吏。
划分队伍时,同乡同县的兵卒下意识会站在一起,尤其众人一起待了许多时间,早就出现抱团现象,经过短暂的混乱后,队伍很快就分成十队。
等到文吏记录好各队的名单后,刘珏大手一挥,今日第一次分队,先跑个十里庆祝一番,跑完就可以用早膳。
大家一听,今日只需要跑十里,铜锣敲响的瞬间,纷纷嗷嗷叫冲出去。
没办法,现在军中营食虽然炊饼粟饭管够,但是那些肉汤、肉饼却是限量供应,先到先得。
一千多人冲出去,好似脱缰的野马,尘烟滚滚,让刘珏看的直摇头。
要想练成强兵,兵强马壮是其一,其二要令行禁止。
战争从来不是一两人之间的事情,要学会协同作战,效果会事半功倍。
所以以后这些队伍荣辱与共,一人受罚,全队遭殃。
今日第一次分队,先让他们轻松一二,等到过两日,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至于给刘彻的奏疏,刘珏拖拖拉拉一个月,终于送上了。
刘彻原先都差点忘了,拿到这份奏疏才想起来。
看完奏疏后,他愣神了良久,真是小看刘珏了。
等到刘珏练兵功成之日,他要带着满朝文武去看看,向他们炫耀一番,他养的公主胜过天下诸侯之子。
……
此时,位于在塞北草原的霍去病、曹襄也收到了刘珏手底下虎卫军扩充的消息。
傍晚,苍茫草原上传来悠扬轻快的哨声,两只雄鹰出现在视野中,发出鸣叫,然后向地面的骑兵俯冲,而后稳稳停在一名少年将军胳膊上。
霍去病拿下鹰腿上的情报,喂了它一块鲜肉,雄鹰蹭了蹭他,然后叼着肉飞走了。
“曹襄,找到浑邪王的踪迹了,咱们可要加紧收拾他,别让阿珏妹妹抢了咱们的活。”霍去病玩笑道。
之前刘珏说要上战场杀匈奴,他没怎么当真,有他和舅父在,怎么可能让他们卫家的公主到战场,可是之前的消息,陛下见阿珏练兵十分优异,将她手中的兵卒从二百增到一千。
他们过往可没有这种待遇,要是这样下去,再过几年,保不齐阿珏真的能掌握万人以上军队。
曹襄斜了他一眼,“这话你敢当着刘珏的面说吗?”
“当然敢!难道阿珏还能揍我这个兄长!”霍去病仰头吹了一口气,看着口中白雾在空气中化开,想起卫子夫生养的几个孩子,又是一笑,“说来,姨母养育的孩子个个都异于常人,现在阿瑶、阿珏的性格知道了,剩下那两个小的肯定也会让人头疼。”
曹襄:“……阿瑶若是听到,你可是要挨揍的!”
霍去病则是耸耸肩,“阿瑶的力气也就比狸奴大些,就当给我挠痒痒了。”
曹襄闻言冷哼,“想让阿瑶给你挠痒痒,你是不是忘了我?”
“……”霍去病转头盯了他一会儿,有些无奈地撇撇嘴,扬鞭一挥,高声道:“兄弟们,浑邪王的下落有了,咱们争取将他截下!”
队伍的其他兵卒纷纷应声,发出嘹亮的嚎叫。
马上就要到冬月,草原的天气越发寒冷,此次也是霍去病、曹襄这支队伍最后一次在草原晃荡。
虽然匈奴人被赶出阴山,还是有胆大的匈奴部落为了过冬,想着劫掠边陲,霍去病、曹襄他们就是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