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骂道:“你还要做何决定?就算你再喜爱权儿,权儿将来当吴王,和你有什么关系?!和你的子嗣有什么关系?他要坐稳吴王的位置,恐怕还要防着你的子嗣!就算你的子嗣不死,也不会过得太好!”
孙策发现周瑜的怒气是真的,缩了缩脖子:“但那毕竟是我孙家……”
周瑜语气冰冷:“你要用你自己和你儿子去换你弟弟的富贵?”
孙策忙道:“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诸葛亮凑上来道:“伯符啊,你弟弟当了吴王又如何?你弟弟难道还能当皇帝?”
孙策想了想,道:“应该不能。我若不死,和弟弟合力,或许有一线机会。”
也只是一线而已。江东的底子还是太薄弱了。
割据一方,成为一方诸侯呢?
孙策又想了想,如果没得选,只能自己打拼就罢了,现在有得选了,只是为了一个吴王之位,不值得自己牺牲。
若弟弟只能当个吴王,自己的儿子顶多是个公侯。
那还不如给“张盈”当公侯呢,军功侯的地位可高多了。
诸葛亮道:“若只是当个吴王,无力北伐中原,等中原统一后,吴王也传承不了多久。连南越王也只传承了五代,江东比南越好打多了。五代之后,你弟弟的子孙可能还能在投降后有个爵位,你自己的子嗣恐怕就只能是庶人了。”
周瑜冷笑:“他爱惜权儿更甚自己,爱惜权儿的子嗣也更甚自己的子嗣。说不定他就是认为给权儿子嗣一个爵位更重要,自己的子嗣当庶人无所谓呢。”
孙策讪讪道:“别骂了别骂了,我不会这么想。”
刘盈见周瑜气得和孙策的友谊都快有裂痕了,忙安抚二人,为二人修复友谊。
“不会不会,怎么会呢?公瑾放心,伯符的子孙不会成为庶人。”刘盈护住躲闪的孙策,语气诚恳道,“他的孙辈被孙权的孙儿杀光了,孙吴还没倒,他就绝嗣了,所以子孙不会成为庶人。”
孙策:“……”
周瑜站起来。
法正、庞统和张翼拉着窝在周瑜身旁的诸葛亮,往角落里爬行。
周瑜拔出剑,剑尖指向坐席。
“伯符,如果你不与我一同认张盈为主,我们的友谊就如同着坐席一样,断了吧。”
周瑜的剑尖轻轻划开了坐席。
孙策连滚带爬从刘盈身后奔出来,握住周瑜的剑尖,手心流下了鲜血。
他哭泣道:“公瑾,我怎会是如此愚蠢的人!我立刻认张盈为主!张盈,你别拱火了,帮我劝阻公瑾!”
不要啊!不要和我绝交啊!我错了!我不该犹豫!
虽然弟弟很重要,但公瑾你也很重要,不要把我的心劈成两半啊!
孙策手心被划伤,刘盈半点不心疼,乐得不行。
法正跑到刘盈身边,捂住了刘盈的嘴,免得刘盈再拱火。
张翼忙去找药为孙策敷手。诸葛亮和庞统安抚周瑜和孙策。
他们都没有质疑刘盈的话。
以周瑜和孙策现在的名声地位,刘盈没必要撒谎拉拢他们。
别说他俩,就是孙策还活着的中年父亲孙坚,都没资格被刘盈编谎话拉拢。
孙坚只是袁术麾下郁郁不得志的将领之一。
再者,孙策和周瑜聪慧,刘盈对他们所说的“未来”,他们一推演,就发现如果未来真的走那条路,确实会有刘盈所言的结果。
孙策只能用屠杀来慑服江东豪族,那江东豪族就必定刺杀孙策。
孙权与江东豪族和解后成为江东之主,必定不能对孙策的子嗣太过优厚。
孙吴不能拥有中原,就必定被中原所灭。以江东薄弱的经济基础,这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