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笔趣阁 > 第221章 后记三VIP(第1页)

第221章 后记三VIP(第1页)

自刘盈登基后,已经继位为老上单于的挛鞮稽粥的睡眠变得很不好。

他天天防着刘盈跑草原上,刘盈总不来。

刘盈一日不来,他就一日提心吊胆,猜不准刘盈接下来会做什么。

草原部落永远是谁拳头大就听谁的。因冒顿单于死得太早太窝囊,老上单于这一脉想要继续坐稳匈奴单于之位十分不容易。

冒顿当年能夺权,其余匈奴部落首领也能夺权。再加上大汉派出使臣“调停”,老上单于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

身为原本历史中能烧了汉文帝的离宫的匈奴单于,老上单于的本事比其余匈奴首领强许多。如果没有外力,他顶多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就能重新压制匈奴其余部族。

算一算时间,刘盈登基的时候,老上单于也该让匈奴重新变得伟大,然后与刘盈来一场“君王对君王”的巅峰对决。

可惜刘盈身怀至上武力,却从不肯讲武德。

一众汉使离开长城,从西域小国到匈奴各个部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向老上单于的敌人许诺经济上的援助,愿意替他们承担一部分对老上单于开战的损失。

他们满口春秋战国鼎立,问那些无力统一草原的部落首领,想不想当快活的草原诸侯王。

老上单于算什么东西?草原上从来没有子承父业的道理。我看首领你相貌堂堂,不如割据自立,搬到长城附近,与大汉做生意,穿丝绸,用陶器,不比在老上单于麾下快活?

虽然被赐国姓,但仍旧叫韩信的某兵仙,真的很讨厌打防守战。

被动防守实在是发挥不出他卓越的指挥艺术,毫无美感。

不过韩信讨厌打防守战,不代表他不会。

稳住长城防线,韩信将草原上与老上单于不和的部落也当成了自己的兵。

不听指挥?这不是很正常吗?义父打天下的时候,那些诸侯联军也不听话。“不听话”这个因素,也会纳入韩信的考虑。

汉使将消息源源不断送到韩信帐中,韩信根据这些消息调整战略。

什么汉军突然出现在草原上,狠狠地吓唬老上单于一跳;什么时候汉军怎么遭遇挑衅,也不能出战,就等着老上单于在长城外气得双脚离地……

在哪里开边市,将投奔的部落安排在哪里当盾牌,如何尽可能地利用草原和西域蛮夷……

韩信拿着这一张一张带着汉使干涸鲜血的情报,做出一项又一项决策。

身在长安的刘盈也一样。

即使他信任韩信的本事,也不会放弃自己思考。

刘盈自幼便坚信自己不弱于任何人,他的思考一定能给阿兄带来启发,为阿兄查漏补缺。

“史书太薄了。”刘盈抚摸着写满了文字的纸张,“记不下太多名字。”

即使背靠大汉,汉使也有很大危险。

青史中留下名字的是活着回来的人。翻开记载他们事迹的那一页,总是有几百上千人只活着回来几十甚至几个人的字眼。

后世汉武帝那群不要命的汉使都成了梗,好像汉使不像个正常人,天天想去找死。

谁会不想活着?

汉武帝出使西域的那群使臣不是搞抽象,而是当时西域是大汉和匈奴博弈的棋盘,大汉还不能掌控西域。行走西域的使臣和商人,很容易就被西域诸国截杀。

在汉军无暇顾及西域的时候,就只能靠着这些汉使用极端的方式为大汉保留尊严。

至于什么睡了别人的太后,那只是碰巧汉使中有太后的老情人,不是汉使故意去捣乱。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