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庄里忙着推杯换盏之时,白燕行独自走到芦苇荡,迎着漫天飞舞芦花,坐在白逢山的墓碑旁边。
祭剑殒命的人尸骨无存,白逢山连半块骨头也没留下,这仅是一座衣冠冢。
他将雷霆摆在膝上,皎洁的上弦月倒映于水中,天光水光两相交辉。
白燕行长久地和水面投射出的自己沉默对视。
那里浮现出一张缺乏生气的脸,瞳孔里几乎看不见光彩。
他试图从这副五官眉眼间找到和兄长相似的地方,却发现竟一无所获。
不知为何,那一刻他忽然就很憎恨这张脸。
“哥。”
白燕行五指抓上心口,对着那柄无言的本命剑自语道,“我觉得自己现在像人家的一条狗。”
这就是他们不顾一切也要得来的东西吗?
他不明白。
他只知道自己背负着另一个人的命运,要更强,要比谁都努力。
在“凌绝顶”之前,勘破化境,挣开锁链成了他率先需要完成的使命。
拜入剑宗之后,白燕行过上了比童年加倍刻苦的日子,他起早贪黑地啃典籍,练剑,磨砺剑意。
观澜不肯指点他,他就自己学,观察别人的剑气,翻阅藏书阁的秘籍。
若是宗主偶然心血来潮点播一二,他便如饥似渴,几近贪婪地把他话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在心里,掰开揉碎了领悟。
白燕行到底是个百年难见的奇才,哪怕观澜有意怠慢,他仍旧凭着自身的天分进步神速。
北冥派遣出岛的任务,只要是能长见识,什么脏的累的他都自告奋勇,一年中有半年在外面奔波。
门派里的弟子对他既嫉妒又憎恨,既佩服又害怕。
观澜的亲信都知道他们姓白的心怀不轨,从没给过好脸色,使绊子挑是非是家常便饭,闲言碎语传得满门皆知。
他夹在家族与宗门之间,简直里外不是人。
可他不在乎,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在乎。
但白氏剑堂的祭剑还在继续。
白燕行的母亲出身于白氏一房极远的旁支,体质原就不适合练剑,勉强支撑了两百年,逐渐显出油尽灯枯之相。
他得到消息时,刚从凛冽孤寒的妖兽群中杀出来,飞快将拿到的材料交给同门,连带血的衣袍也来不及换下,一身狼狈地,跌跌撞撞跑回姑妄洲。
可没等到见母亲最后一面,只等到白石秋交给他的一对玉镯和一封书信。
母亲祭剑了。
那信中字字珠玑,句句殷切,都是对他的期盼和叮嘱。
燕行。
你要出人头地。
要光耀白家的门楣,要成为举世无双的剑修。
毕竟修士陨落后一身的灵气也会散于天地,与其尘归尘土归土,不如趁着还有一口气,替他的雷霆精粹升华。
从此“出人头地”和“光耀门楣”像两座巍峨高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脊梁骨上。
白燕行背后是负重,胸前是锁链,在枷锁满身的状况下愣是没有让自己走火入魔,修行得堪称狠绝。
终于他顶着雷刑过了朝元大关。
前前后后,居然没超过一个甲子。
无论是本门还是别派,人人皆惊叹他的天赋,讶异于他这百年罕见的破境速度,大家都在羡慕,只有白燕行自己知道,他离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