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子把账跟老地主一算,借钱生钱转来的利钱快赶上扔进去的花费了。
而且份子钱本来就缺德,再欠功德,往后的子孙说不定要为奴为娼。
老地主再心疼,也没办法跟整个县城作对,只能火急火燎去还银子,把功德追回来。
胤禛瞧着耿舒宁飞扬的眉眼,心情不自觉跟着好起来,唇角勾了抹淡笑。
“前朝的事,你倒是知道不少。”
他这阵子叫养心殿的宫人战战兢兢,不只是被耿舒宁气着。
户部欠银那摊子事儿,恰逢年根子底下不好发作。
偏偏允禟和允俄这俩棒槌还在他眼皮子底下蹦跶,允祉他们还跟着拱火,这才是胤禛压着火的主要原因。
耿舒宁垂着眸子,只无辜道:“前朝的事儿,奴婢怎么可能知道呀,奴婢只是说个故事逗万岁爷开心嘛!”
实际上,她是把后世对付老赖的法子,包了古代的皮说出来罢了。
可能对付不了所有老赖,但只要胤禛不笨,拿捏住朝中那些老狐狸的七寸,讨债实在没必要闹得跟正史一样,传出个暴戾严苛的名声。
胤禛听到一半儿,就听出味儿来了。
朝臣们最看重什么?
不是庇护百姓,实现什么抱负,那都是附带的冠冕堂皇说法。
功名利禄四个字足以囊括。
不只是他们自己的,还有子孙后代的。
可在一个县里推说欠功德一事不难,毕竟县令就是当地的天。
欠银子的官员遍布整个大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满大清推行这样的政策。
一时不能见效,后头就会有人钻研出阳奉阴违的法子,只要利益足够动人心,死了下地狱他们都不在乎。
具体怎么做,还得慢慢思量,胤禛不自觉用扳指轻磕床沿,脑子已经开始转起来了。
耿舒宁偷偷吁了口气,心知先前那一遭以下犯上算是过去了。
她也不打搅皇上沉思,脚步轻缓走到门口,叫赵松捧着她带来的木箱进来。
胤禛听到动静,淡淡瞥过去,“这是你拿那些牲畜的毛做的东西?”
耿舒宁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木匣子打开,里头放着一把白玉鬓毛刷和一个瓷盒。
她偷偷扫了眼胤禛的薄唇,讪笑,“奴婢问过庆丰司的谙达,说这猪鬃毛是最柔软不过的,用来刷牙,比漱口茶和牙粉要好用得多,也不伤舌头。”
胤禛冷冷睨她,耿舒宁脑袋扎得更低,乖巧极了。
木匣子下面压着一个小巧的明黄色捂子,耿舒宁伺候着胤禛将手伸进去。
胤禛感觉出里面的手炉竟还发烫,心神又被吸引了过来。
就算耿舒宁出门前才放进去,天寒地冻的,这木箱也不防冷风,这会子差不多过去了一个时辰,手炉竟没凉下去?
“这是用鸭绒做的捂子,鸭绒比棉袄子还要保暖,而且不坠手,不拘是被褥还是棉捂子,都非常的轻便。”
胤禛眼神淡淡落她脸上,“被褥叫额娘带去畅春园了吧?慈宁宫里也备好了?”
耿舒宁:“……”您不做个大明白咱们还有得聊。
她低着头轻咳,“奴婢手生,年底下内务府也忙,鸭绒不多……想必很快就能将被褥送到养心殿去了。”
不想听他小心眼的刻薄,耿舒宁赶紧将最后一样东西取出来,是两件看起来格外轻薄的衣裳,牙白色,有些像里衣。
耿舒宁扭脸冲着胤禛笑,“先叫赵公公伺候万岁爷,试试这两件衣裳,您看看效果,奴婢再跟您说这衣裳是用什么做的好吗?”
这才是她今晚拿来博功劳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