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1914年袁世凯进行了日期改革,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而原来的农历正月初一则被赋予了新的名称“春节”之后,一年过两个年就成了惯例。这个规定……怎么说呢,在这个时候其实并不怎么受大家喜欢。
百姓不喜欢,那是因为多一个年,就要多耗费钱财,谁家有那么多钱一天天的折腾?资本家不喜欢,那是因为节日多了,那放假就多,放假多了,他们的工厂、店铺出产的效益就会下降。
所以除了那些公职人员和娱乐行业的人高兴多了休息和欢愉的时间外,一般人家对这元旦真心不怎么热情。
不过再不热情,用来做团聚的借口的时候,还是很好用的,特别是当方大海穿着一身公安的衣裳下班回家,惊呆了满院子人,连着蔡福来都一脸惊色的时候,何毛柱那是相当的得意今儿这一招。
“怎么衣裳都没换就回来了?就是家里人聚聚,不用这么着急的。”
假,太假了,明明是你特意说明,让我穿着这一身回来的,这会儿又来这一句,呵呵,死人脸虽然是遮掩表情的利器,可你总是这么用,也是会露馅的。
“这不是三叔来了嘛。”
方大海心里腹议,嘴上却特别乖巧,一下子将因为这一身衣裳而被震慑的像是按了静音键一般的院子又给激活了。
“这怎么说的,大海,你什么时候就,就,就成了,这是公安的衣裳还是军管所的衣裳?你这是成官家人了?”
陈石头因为借着包大强进了厂子,如今也算是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日子,这会儿正好在家。所以,他可以说是一路看着方大海穿着这一身进来的,回神自然也是第一个。
不过他这问的话……哎,也难怪人家分不清在,这个时候,所有政府机构的人,几乎都是一身军装,还这是分不出你我他来。
方大海有心想回答一句,将自己如今成了公安的事儿给说个明白,不想还没开口呢,后院的刘铁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我明白了,好家伙,第一个去清理天安门广场还有这好处?哎呦,你说我们怎么就这么没脑子呢?”
你确实没脑子,清理个垃圾就能换身衣裳,这都怎么想出来的?谁家政府这么不着调?
看,就是修鞋匠钱多苗都听不下去了吧。
“拉倒吧,光是这就能被人家当自己人?你这是大半天做梦的。要我说,大海一定和后院秋生一样,一早就是人家的人了。”
都说见多识广,钱多苗的活儿虽然不体面,人也是个残疾,可街面上常年摆摊给人修鞋,也算是见多了市面人情,真插嘴说出话来,不是一般的靠谱啊。
不过他这一说,到是也提醒了方大海,林秋生……他这阵子忙东忙西的还真没注意,这林老师如今什么情况。按照他所知道的大概安排方略来看,估计不是教育局,就是政府基层。嗯,这个一会儿倒是可以问问二叔。
“咦,你要这么说好像也有可能啊。”
“行了,不管怎么说,咱们院子里这下算是真安生了,有这么一个人在,将来还怕被人欺负了?”
“对对对,大海是官家人好啊,大家都有利。”
有了人开口说话,院子里现场立马就像是开了锅一样,乱七八糟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总体听来,都是好话。
何毛柱听得笑眯眯的不说,就是反应过来的蔡福来,这会儿也一脸的乐呵。
“二哥,什么时候的事儿?你瞒的挺好啊。”
“嗨,我也是才知道,行了,赶紧的吃饭吧,今年这元旦过的,痛快。”
痛快?有人不痛快,喏,这不是,不痛快的找过来了!
“大海,大海。”
“哎,是李大娘啊,怎么的有事儿?”
何毛柱家隔壁邻居李大娘刚才并没在外头,倒是她家儿媳妇,许春分,方大海过来的时候,正在点火烧炉子。这会儿……跟在李大娘后头,那一脸的期盼,这都什么意思?
“大海,大娘问你个事儿,那什么你这也算是官家人了啊,那你知不知道纠察队的情况?”
嗯?纠察队?怎么突然问这个?
等等,他反应过来了,李大强是干什么的?拉车的啊!纠察队都是从哪儿找的?还是拉车的啊!所以这李大强是被选中去纠察队了?
“可不就是被选中了嘛。”
何毛柱见着他们似乎有不少话要说,看看院子里一个个明明已经走开,却扒着房门不肯进屋,竖着耳朵的邻居。想了想,索性将李大娘婆媳两个引到了屋子里,垂眼看到扯着自家亲妈裤腿,像是个小挂瓶一般被带进来的毛毛,顺带的还喊了一声自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