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1948的奋斗人生笔趣阁 > 第75章 说消息(第2页)

第75章 说消息(第2页)

“我琢磨着若是这生意确实好,也能做的下去,那等过一阵子,咱们手里宽裕了,就让后院的老刘帮个忙,他不是在钢铁厂上班嘛,让他想法子,帮咱们弄个锻铁的锅,一米高,80公分宽的那种。有了这个,不说咱们一次能多煮点数量,就是以后推到摊位上,也多了方便。一边炖着一边卖,热乎气一上来,多勾人啊。”

这倒是个很不错的法子,后世用大铁罐头熬汤下面,都是常态了,用的可是相当顺溜。

只是他刚听到了什么?后院的老刘?钢铁厂?真不是轧钢厂?不是二大爷?哈哈,你别说,这院子里的人员配置啊,真的挺有意思的。

中院东厢房的老包两口子没亲生的孩子,据说是逃难的时候病死了,所以后来领养了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就是包宝成,今年才5岁。而老包自己呢,则是在机械厂当钳工。

后院呢,有个老刘在钢铁厂当锻工,家里两口子带三个儿子;对门常富贵两口子带一儿一女,是给人开车的司机;前院的乔舒泰是个会计,三个儿子已经到位,一个闺女尚且没影。再加上何毛柱一家……

来来来,你品,你细品,这人员构成是不是特别的熟悉?若非知道这是在一本小说里,还是个言情剧小说,方大海都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穿到了情满了。

闲话归闲话,不管这些人的工作,家庭成员,甚至是性格品行是不是真的和他想的一样呢,日子总是自己过的,他这会儿最要紧的还是琢磨这麻辣兔头的事儿最要紧。

咦,不对啊,他不是想着要帮一帮老根叔他们,想着给留根叔找个工作吗?这院子里这么多在厂子里上班的,这不就是现成的消息渠道?

“二叔这法子不错,大铁罐头熬起来,确实能装不少,若是早有这个,许是今儿这样的两锅就能搞定了。”

“可不是,只是不知道今天那些娃娃能送来多少。”

“应该不少吧,昨儿他们去的时候还要教别人,下手也不熟练,今天都会了,肯定数量比昨儿多。”

说曹操曹操到,这里方大海还在估算,那边大门口就探进来个脑袋,问着在大门边收拾破烂的陈大娘。

“大娘,我找方大海,他在家不?”

明明早上还帮着送过东西呢,这会儿来还是这么小心翼翼的,要先探头进来询问,可想而知,平日里这些铁道边靠着捡煤核生存的孩子们,日子过得有多卑贱、卑微。

正坐在堂屋门口的方大海听到声儿,一转头看到的就是于大庆他那讨好的笑,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不等陈大娘开口说什么,就站起来,往外垮了一步,冲着于大庆招手喊道:

“怎么才来,快,赶紧进来,就等着你们呢。”

方大海招呼的熟络而亲近,于大庆看着他下意识的就裂开了嘴,露出了敏感而亲和的笑。

“哎呀,我这不是怕你等不及找我们去了嘛。来了,来了,三娃,领着人赶紧的,跟我来。”

一声招呼过去,随着于大庆走进院门,后头一溜四个,和于大庆一样背着硕大背篓的小子走进了前院。

看着这背篓的规模,看着那几个小子肩膀上被勒出的痕迹,方大海睁大眼睛,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不确定的问:

“这数量……比昨儿多了多少?别和我说你真凑整了?”

昨儿还当于大庆说笑话呢,从112到200,这凑整说的和吹大气似得。可今儿这背篓……他是真不敢确定了。

“嘿嘿,我这人就一个好,最爱实话实说,不信你看看我们这成果就知道了。”

说话间,于大庆特机灵的扫了一眼院子,见着有不少人都有些探头探脑,他立马就取消了在院子里放下背篓的意思,大踏步,不见外的领着人就往方大海家里堂屋里走。

对于于大庆的谨慎,方大海没什么可说的,虽然他们明儿会卖多少只兔头,这院子里只要眼睛够尖的基本都会知道,可好歹不用在外头交易了对吧!

“都进来,进来,大江,赶紧给大庆他们倒水,走了一路肯定都累了,对了,咱们蒸的窝头呢?拿过来给他们垫垫肚子。”

咦,送一趟还有窝头吃?几个本就处在‘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年纪,又日日吃不饱的小子们眼镜都亮了,口水都有些泛滥,只是想想他们只是来送货的,又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个都开始偷瞧于大庆,看他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那肯定是不要呗?哪怕心里真的很想要呢,中国式拉扯也要做上几回的对吧,万一人方大海只是客气呢?他们直接上手多丢脸啊。

方大江可没有他们这样的面子想法,大哥让给,那就给呗。今儿他们家可是一天就挣了1块呢!那能买多少个窝头啊!都是这些人带来的。

将窝头一个个的塞到这些孩子的手里,方大江还憨笑着和早上帮着送兔头回来的铁柱几个打了个招呼。看着就十分的亲近!这让于大庆他们看向方家兄弟的眼神越发的有温度了。

不是每一个有家的同龄孩子都会对他们表示善意的。这样平等的对待,对于这些孤零零的孩子来说,真的很是珍贵。

“大海,赶紧来点数吧,这趟有点多,怕是要点一会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