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里知道范温雅的人很少,本来他们和藩王也没什么接触,如今就没办法了。
不过这些人也会衡量,逸王独子年纪太小,可能不是竞争人选,不用太过巴结。
只有那些高官重臣,行事老辣的,才不会露出任何偏颇。
但现在进京的只有逸王的寡妇和儿子,大家就尴尬了,理会吧,就怕后面的藩王误会,不理会吧,这也有点不像样。
不是,你家急什么呢?早进京也不代表就轮到你家的小崽子当太子啊。
其他藩王府里正在腥风血雨呢。
范温雅进了京,也是忙得很,王府当然收拾好了,她要递帖子拜见后宫做主的女眷啊。
当今皇帝的皇后早就没了,皇后也没子女,皇帝也没续娶,反正他女人多,孩子也有,皇后不立也没关系。
主要是皇后在时,皇帝被皇后的家人拿捏过,皇帝对外戚深恶痛绝,皇后无子,也是皇帝自己造成的。
原本后宫有两位贵妃当家,这两位就是有子的后妃,现在她们都没了。
两人的儿子没了,两个娘一个为了报仇了结了自己,反正仇报到了。
另一个,如果儿子能活下来继位,那肯定前途光明,现在也完了,皇帝恨她动用娘家力量帮儿子谋害亲哥,导致他两个儿子都没了,怎么能留下这个妃子。
现在后宫勉强支撑的是贤妃,她有一女。
范温雅拜见了贤妃,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有些局促道,“初来乍到,本来不敢提这事,但我想着,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因此斗胆给娘娘献计。”
贤妃微笑不变,“逸王妃且说来听听。”
范温雅就左右看看,贤妃识趣地屏退左右。
范温雅低声道,“得知陛下召我们进京,臣妇就觉得不妥,陛下正当盛年,如何就说没儿子了呢,那些大臣们就是在胡闹!只臣妇肯定要听陛下的,就只能带着孩子进京了。”
“臣妇一路上也在收罗大夫,就是主治生孩子的,有两个大夫医术出众,臣妇就带了进京,想要献给皇上,只臣妇也见不到陛下的面,因此想给娘娘,请娘娘转交吧。”
贤妃,“……”我是猜着你要送东西拍我马屁,只我没想到你送的居然是这个?!
范温雅才不会拍贤妃马屁,谁当太子是皇帝说了算的,拍贤妃马屁就能让自家儿子当太子,这也太异想天开了。
逸王之子能不能当皇帝范温雅不知道,她觉得希望渺茫。
各地有资格带儿子进京的藩王也有十几个呢,这些人进了京都会大搅浑水,范温雅一个寡妇,怎么掺和?
送礼能把孩子送上太子之位?
那是各方博弈加利益交换达成的结果,范温雅才不发白日梦呢。
她当藩王妃都觉得很好了。
贤妃不能说不好啊,范温雅进宫,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些人面上什么都不表露,都在掂量范温雅的分量。
如果这位逸王妃蠢到第一次就想收买贤妃给皇帝吹枕头风,那逸王府就算出局了。
逸王之子还小,其他人想要利用逸王府,就绕不开范温雅,若范温雅愚不可及,这就无法商量了。
宁可有神一般的对手,也不想有猪一样的队友,你以为这些人不懂?
但谁也没想到范温雅来这一手。
她给皇帝献上了生孩子的大夫,还是俩!
范温雅的话当然也传了出去,见识一般的就冷笑,“妇道人家,胡说八道,懂个屁。”
高官们沉默了,他们都发现自己好像做错了,竟然如此逼迫皇帝,对啊,八十老翁都能生子,怎么就认为皇帝不能生孩子了呢?
不过是皇帝以前对后宫不怎么上心,他有了儿子了,也教养的不错,所以没有心思流连后宫而已。
如果皇帝现在一心耕耘,儿子来了呢?
皇帝自然也知道了,他有一瞬间鼻子都一酸,那些个大臣,还没个后宅女眷体贴他。
据说范温雅推荐的两个民间大夫,直接进了御医局。
皇帝还没用他们,就说他们既既然是逸王妃推荐的,必然医术高明,先入御医局。
第456章三弄四十六
范温雅一来,就给京城官员泼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让他们那发热的脑子清醒了一些,再也没催促皇帝让藩王快些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