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女儿年纪小,想求老夫人留一留,老夫人也算留了,留到了小姑娘十三岁,然后见儿子讨了她喜欢,就把这丫头给了儿子。
这可不是什么姨娘,就是暖床丫头。
秦时文夫妇心如刀割,但无可奈何。
后来女儿怀了孕,原以为能提个姨娘,主母一碗药下去,女儿去了半条命。
接着程家就落马了,他们全家都是奴才,都被交到了牙人手里。
女儿和他老婆没被人挑走是因为女儿现在还病恹恹的,看着不好,老婆又故意扮老扮丑才留下的。
其他全家没被分开的仆人很少,范温雅说是全家都要,其实有些人的家人已经找不到了,只能找到一两个,年轻有点姿色的女人是最先被挑走的。
秦时文也是急病乱投医,再不被人买走,女儿是真的要死了,不引起范温雅注意,他也只能和孟家大管事打交道,大管事是不会在意他女儿死活的,不买他,还有其他人可挑呢。
秦时文想要范温雅注意,只能另辟蹊径,单认范温雅是他主子。
范温雅当然也没信他,就道,“那就看你的表现吧,你女儿是不是病着?”
见秦时文点头,范温雅道,“那就请大夫看看吧。”
秦时文跪下磕头。
秦时文的闺女是吃了那碗药伤了身子,又没好好调养,接着又受了惊吓,没得吃饱休息,于是就越来越重了。
还好年轻,要不然早去了。
她在迷糊中听母亲说好了好了,不用担惊受怕了,他们一家有主子了,有地方住了,她的一颗心才算安稳下来。
人员配备到位,范温雅训了话,又让管事按照她的要求分配了工作,先熟悉起来,等搬了家就能马上上岗。
秦时文一家暂时没安排活计,范温雅要安排他去自己庄子上。
然后范温雅把杨小花叫来,“我有庄子了,你回去把你娘接过去,让她替我养鸡鸭去,再问问老秀才,问他可愿意去我的庄子上,以后要他替我给人开蒙。”
杨小花跪下给范温雅磕头,“谢夫人!”
跟了范温雅快两年,杨小花已经是个合格的丫头,她长高长胖了不少,新长出来的头发也变得乌黑,现在她回去,怕是没人会认得出她。
范温雅派了车夫和家丁还有一个婆子陪着杨小花去。
现如今一个女人孤身上路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乞丐或是流民。
一行人到了县城,婆子笑着对杨小花道,“姑娘,依着我的意见呢,咱们别大张旗鼓回去,悄悄接了你母亲出来可好?”
一个半掩门子寡妇,被女儿带走享福,村里人会眼红死,到时候闹出什么事出来可说不好。
杨寡妇婆家没人看得上她,还要时不时糟践她,但知道她要跟着女儿去享福,那说不好还会出来死命阻拦。
杨小花现在也今非昔比,她平时沉默寡言,但一直记着范温雅的话,多听多看多想,于是点头道,“谢大娘提点,我也是这般想着,让人把夫人给王秀才的信带去。”
自家的车也不用,就雇一辆驴车,说是请王秀才写契约作保,顺便把杨寡妇接出来就是。
京里落马了不少人家,周边的土地房产主人变更的情况也不少,王秀才这个活是做惯的,请他也不打眼。
杨小花和婆子就在县城等着,杨小花还给了车夫一样信物,这是杨寡妇给女儿缝的一条围裙。
车夫轻装简从,第一天出发,第二天就把两人带回来了,杨寡妇一进客栈就拿眼睛去寻女儿,待见着了,还不敢认,好半天才道,“小花?”
杨小花扑过去,“娘!”
这边母女抱头喜极而泣,那边王秀才四处张望,“就你们来了?”
婆子笑道,“夫人让我给先生道恼,她实在忙的脱不开身,老爷升了官,又要搬家,太多事了,以后夫人定然亲自给先生赔礼接风。”
王秀才摇头晃脑,“那倒也不必。”
一行人在县城休息一晚整修一下,第二天出发,直奔范温雅的庄子。
这个庄子,范温雅有大用处的,但没有可靠的人帮忙,她就只能收租子,派不上任何用场。
先把杨寡妇和王秀才弄过去,从他们眼里知道一下庄子的基本情况,再看看秦时文是不是能用,然后才能慢慢谋划。
杨小花回来的时候孟家已经搬家了,这个宅子没多大问题,只是换个主人就要折腾一番罢了。
住人的院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其他地方慢慢收拾,女眷注意一下就行。
杨小花发现范温雅这里多了几个丫头,范温雅把秦桃花交给杨小花,“你先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