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立国八十余年,中原与南方地区没再发生过战乱,虽也经历过无数洪灾、旱灾与瘟疫,但也不是大规模的,损失人口不多,此时的人口由原来的不足四千万,到如今的近万万,比原来翻番还有多。
人口暴涨,原来的土地肯定是不够养活这么多人的,这些年又垦出了许多新土地,保守估计,新增的田亩数量至少要比上次丈量造册时多上三成。这新增的田地如若统计进来,赋税至少也能多上三成。
这些新增田亩统计也是这次的赋税改革的内容,全国重新丈量土地。
只要赋税改革政策能够完全执行到位,加上工商税收,一年财政收入至少会比过去多五成。只要过个两三年,便有足够的财力打仗了。
这日项昀在偏殿的暖阁中午憩片刻,去殿外的花园中散步醒神。
春日融融,御花园中的花草树木皆已叶茂枝繁,各色花儿也在招蜂引蝶。
项昀看着眼前的春光,不由得抬头看看院墙上的天空,竟有一只纸鸢在空中飞翔,不知是哪家的孩童在趁东风放纸鸢。他止不住羡慕,都说天子坐拥天下,是这天底下地位最尊贵的人,谁知他一辈子只能拘囿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呢。
若是一辈子都没出过洛阳,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期待,可他看过了大世界,再对比这一方小天地,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大概唯有工作可以解忧了吧。
正在欣赏一株含苞待放的姚黄,忽然听见段十八唤他:“殿下,南星和丛大夫来了。”
项昀直起腰:“知道了,那就过去吧。”
南星和丛岚是来给宣明帝看病的,她们平时在医学馆坐馆瞧病,帮忙带弟子,也算得上半个御医,皇帝的病也归她们看,只是不专为皇帝瞧病。
宣明帝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身体总算康复了些,但神经受损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甚至还有恶化的迹象,今日她们过来是要给他解毒的。
大理寺和刑部一起审讯苏贵妃,费了老大工夫,才从她嘴里得出下毒的确凿证据。鬼心兰是她安插在项愉身边的随从从交址人手中买到的。
宣明帝中毒之后,那名随从就被她秘密处置了,好死无对证。若非丛岚,谁也不知道他中的是鬼心兰的毒。
项昀在宣明帝寝殿外见到南星和丛岚:“大师姐,星儿,你们来了?”
丛岚点头:“解药我带来了。先言明,服解药有一定风险,要不要给陛下服用,还得你们自己定夺。”
项昀将项悌和项悱也都叫了过来,这么重大的决定,他可不敢自作主张。
到了宣明帝病榻前,丛岚为他诊脉,道:“陛下脉象比前日稳健了不些,理应受得住解药。只是也存在风险,要不要用,还得陛下自己拿主意。”
项悌问:“有什么风险?”
丛岚道:“会造成身体虚弱,甚至可能驾崩。”
项悌有些不放心:“如若不服解药呢?”
“那便会越来越严重,再也别想离开这张榻。”丛岚毫不讳言。
项悌不说话了。
项昀走到宣明帝跟前,道:“父皇,这解药你吃不吃?如果不吃,你的病情会恶化。但这个解药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扛住,就可能会离开我们。”
宣明帝此刻脑子还算清醒,知道自己此刻就跟个活死人一样了,不能动弹,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完全毫无尊严,一个皇帝,活成这样,实在是太憋屈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宣明帝语气坚定:“呲(吃)。”
项昀便从丛岚手里接过解药,亲手喂他服下。
服下药后,他们都没有离开。半个时辰后,药才起效,宣明帝浑身疼痛难当,表情扭曲,冷汗汩汩往外冒。南星赶紧给他扎针止疼,又过了一个时辰,他才逐渐平静下来。
丛岚再次给皇帝把脉:“万幸,毒已经解了。接下来能恢复成什么样,还得看陛下自身。”
数日后,宣明帝总算是能坐起来了,不过说话依旧大舌头,含糊不清。但他自己很高兴,觉得有康复的可能,翌日便主动要求上朝。
当文武百官见到被项昀背到龙椅上的宣明帝时,都激动得跪下山呼万岁。
宣明帝也只是抬手招呼大家平身,并不开口说话,以手指指项昀,意思还是他主持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