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是不够,工厂不是车间,他们手头那点钱,根本是杯水车薪。
“不够,所以要贷款。”公交车到站,陈晚买了两张票,和王利安找位置坐下,车上人多,他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讨论。
八十年代的银行没后世那么多,陈晚去了平时常去的那一家,他账户上的余额有十来万,是当之无愧的大客户。
银行跟陈晚相熟的业务员名叫于良才,二十多岁,长了一张很和气的脸,听人说陈晚找他,立马停下手里的事迎了出来。
“陈先生。”于良才把二人引进办公室,给他们倒了杯茶,“你找我有什么需要吗?”
存钱与支取在柜台就能办理,因此于良才断定陈晚是有别的要事。
陈晚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问到最近有没有无息贷款的业务。实际上无息贷款的政策具体是哪一个时间点他毫无印象,只能这样诈一诈,以防名额不多,他们内部人员藏着了不拿出来。
其实陈晚的担忧实数多余,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年国家准备了上百亿的贷款额度,最后发放出去的不到三分之一。
虽不曾大肆宣传,但银行绝不会故意藏着。
“有,陈先生的消息真是灵通,我也才刚刚接到通知。”于良才脸上的意外不似作假,看来陈晚来得的确很早。
“算不得灵通,只是听人说起,详细的政策还要麻烦你跟我讲一讲。”陈晚心想他赌对了,希望条件不要太严苛。
贷到款陈晚是有把握的,不过金额若是太低,对他来说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相关政策于良才看了没两遍,记住的内容不多,怕跟陈晚讲不明白,于是拿了资料出来让陈晚细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再进行解答。
办公室安静下来,陈晚与王利安齐看了资料,心里大概有了数。
陈晚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我现在有房产一处,存款十三万,这是我的毕业证书和工作证明,请你帮忙评估一下能贷多少。”
工作证明是由纺织厂开具,陈晚之所以忍那口气,就是为了此刻。
陈晚这两年的分红拢共有十五万多,尽管他花钱从不可以节省,但当下的环境,能让他有购买欲望的东西不多,想花钱都花不出去。
“还有我的。”王利安一并递上资料,开具工作证明不难,陈晚有准备他的那份。
“这个评估不是由我做,你们填一下表,我替你们交上去,审核完成我会尽快告知你们的。”于良才打印出表单,指导陈晚和王利安完成了填写。
余下便是等待结果,谢过于良才后,两人离开了银行。
“我们建厂要多少钱?”王利安直至此时仍有一种恍惚感,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他竟然申请了一笔贷款。
有陈晚在,他倒是不担心还不上的问题。
“越多越好,至少五十万吧。”陈晚缓缓呼出一口浊气,当初建生产线之所以只用了三十万是因为没有土地成本,运输和仓储也是借靠的纺织厂,真要自己办场,土地得占大头,另外买设备、搞运输,都不是一点小钱能办成的。
真用五十万建厂,一分钱还得掰成两半花。
“那万一贷不到五十万呢?”王利安没办过贷款,他寻思着银行不是做慈善,估计是按照你有多少他贷多少的标准来给,满打满算,他们两个加起来也就三十万出头。
“看差多少吧,我待会给钱国胜打电话,让他再贷一笔,不行还有我哥,东拼拼西凑凑总能凑齐的。”陈晚安慰王利安,“等建了厂,你和钱国胜投的钱我会按比例给你们股份,届时我们三个都是股东,一应事务我们三个商量就行,不用受其他限制。”
王利安用力点点头,纺织厂那群没出息的鸟人,等陈晚建好了场,肯定让他们肠子悔青!
陈晚在心里琢磨着建厂的事宜,地皮要找市政国土局,这个可以放到后面等贷款下来,根据资金来定面积。钱舅舅当了这么多年领导,手续这块可以请他帮忙,钱国胜依旧负责现场,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有他和王利安。
既然要从纺织厂独立出来,日后布料绝对指望不上纺织厂了。
越琢磨越是一团乱麻,陈晚索性放空大脑,耐心等银行的答复。
“六儿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许空山敏锐地发现了陈晚的不对劲,似乎从纺织厂回来那天起,他的情绪就不太好。
“没有。”陈晚不想让许空山担心,扯出一个笑,“我只是最近有点没灵感。”
没灵感是陈晚编的借口,他于服装设计一途上,灵感永不枯竭,即便身处困境,也能在纸上画出一朵挣破黑暗的花,否则怎么担得起天才二字。
“那怎么办?”许空山从见陈晚犯过难,他眼底染上焦急,“要不我明天陪你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