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听,若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匡正;若有遗漏之处,还需诸位指出。”
李彻坐下,下方的霍端孝则站在队列之前,言简意赅道:
“这场瘟疫来势汹汹,契丹恐有牛羊死尽之危。等到那一天来临,他们若想生存下去,唯有向邻国开战,此举既可以削减人口、减少口粮消耗,还能掠夺足够的食物。”
霍端孝走到大殿前方挂着的舆图上,拿起一根棍子指了上去。
“契丹地处关外之地中部,北与室韦接壤,南接高丽和我们奉国。也就是说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北上,要么南下。”
“如何高丽国土由我奉军实控,也就是说,契丹的南面只有我奉国一个进攻方向。”
“在下认为,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我奉国都要出兵!”
下面有文臣皱眉道:“霍阁部,在下有一事不解。”
霍端孝微微颔首:“请讲。”
“契丹若是南下,我等应敌便是。可若是北上,那便避免了兵戈,我奉国为何还要出兵。”
霍端孝目光内敛,微微一笑:“契丹与我奉国皆为关外强国,二虎处于一山,早晚有生死一战!”
“若是契丹北上室韦,两家必然斗个不死不休。而契丹又遭了瘟,后方必然空虚,此乃天赐良机,我奉军岂有不出兵之理?”
“这。。。。。。”一众文臣皆是沉默不语。
又要打仗啊?
奉国建国一年,就打了一年的仗。
如今国内百废待兴,刚准备休养生息,恢复民力,若是再出兵,岂不是又要陷入动荡?
未等文臣反驳,台上的李彻缓缓开口:
“以本王对耶律大贺的了解,他绝不会北上,必然会南下!”
看到众臣齐齐看来,李彻面色平静道:“我们从契丹的角度来看,奉军兵戈强盛,本王也算得上雄心壮志,有开疆拓土之宏愿。”
“他若是北上,无论能不能打过室韦,本王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如此,倒不如孤注一掷,从一开始就选择南下和我奉国决战!”
“届时,他还可以遣派使臣,说服靺鞨各部、黑水靺鞨和室韦,从他们那里借兵。”
“如今,关外各族早已将我奉国视为洪水猛兽,他们也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大概率会借兵给耶律大贺。”
李彻面色凝重,微微叹了口气:“接下来,我奉军要面临的未必只有契丹军,很可能是关外诸族的几十万联军!”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臣下意识想要反驳,只觉得殿下之言太过危言耸听。
但仔细一想,顿时心凉了半截。
奉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奉国的发展更是飞速。
明眼人都能看出,殿下统一关外,只是时间问题了。
若是为了稳妥,先发展个三五年,同时步步蚕食诸族的力量,倒是能稳扎稳打地一扫乾坤。
但是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岂能坐视奉国坐大?
只有室韦国主有脑子,当契丹下定决心和奉国决战,他们必会派兵支援!
单拎出来一个敌人,无论是靺鞨、契丹还是室韦,奉军都无惧之。
可奉军再强,能打得过关外所有部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