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用抽卡在高危推理漫画中求生 白沙塘 > 第54章(第2页)

第54章(第2页)

那肯定的。

因为和家人关系太好了,我对外界的感情也完全没有任何追求,也从不会感觉孤独。

对于朋友也没有特别多的追求,因为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去交朋友,也不是所有交朋友的人都一定会遇到这辈子最适合自己的朋友。而这一辈子中最适合自己的朋友也不一定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该怎么说呢?有时候自己都不一定可以遇到爱孩子的父母,要去强求跟自己一辈子好的朋友或者恋人,其实是很难的。

“我是幸运的。”

傅霖听完我说的话后,就十分怅然,“我和我家人关系不好,比起回到家,我更希望能一直有理由不回家。我高中就选择读寄宿学校,大学就立刻飞到父母都管不到的地方。”

这种话就很难接,有没有?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他需要关心和安慰的话,他会难过,但他没有。

如果他这是在感慨自己找到自由而痛快的话,他也没有很开心。

如果他是需要倾听的话,他会继续说下去,这也没有体现。

我不清楚他的心态,哪一点是他的点。

可是不说话就很尴尬,于是我就说道:“现在也那么想吗?”

傅霖就说:“我只对我哥哥在的家会有感情,所以也不想回去。”

这是个剧情点!

「哥哥」是关键词。

请容我先说一下。

我以前就看到过漫画,漫画对傅霖的设置是比较复杂的。

他的记忆其实根据漫画时间段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读者对傅霖的印象是——他来自一个充满悲剧的原生家庭。生父嗜赌成性,家暴成性,生母发现改变不了这一点后,在绝望之中,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而生父也不再回家,于是年幼的傅霖就由生父的亲弟弟收养。所以,读者自然而然地就解读傅霖总是会对自己的成就持否定姿态,是因为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不配得感。

后期漫画为了解决傅霖能够顺利摆脱掉「逃避家庭」这个问题,又揭示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其实这段被自家叔叔领养的记忆是来源于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在傅霖出生时就已经来到了这个家。他们小时候的相处方式十分亲密,哥哥也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可是,这位哥哥却无法忍受傅霖母亲对他的言语和施压,在抑郁症发作下,选择轻生,离开了这个家庭。而他父亲的不作为也被傅霖看在了眼里。

这是一个「爱成了伤害」的故事,也造成了傅霖对家庭的排斥,对感情的不信任。

我作为读者的时候,感觉这个设定会比「不配得感」要更好一点。

因为这是把人物的内心世界上升到了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尤其是针对东亚背景的人来说是一种绝杀。

萨特在《禁闭》里面,有一句话写得得非常好——「他人即地狱」,可以简单讲,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就是一种地狱的形式。而在东亚这种特别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只是一段关系就可能成为一生的枷锁。

即使很多人会对一段充满负面情绪的关系,说「这都过去了」、「算了」、「逃避可耻但有用」或「大不了我发癫」,其本质都在于对方无法脱离关系,开始想办法和解释怀。

可是对傅霖来说,这段关系还来自于自己亲生父母。

傅霖是一个很喜欢放狠话,但是其实总是会转过头去把事情做好,不愿意别人受伤害的人,所以他注定是很难走出来。于是,傅霖这个背景设置会比解决不配得感要难太多了。

我看漫画时对这个剧情充满期待。因为故事主旋律大体分三种:「生存」「复仇」与「治愈」,尤其是还搭配了傅霖那么有伤痕的记忆,我自然而然就想着,漫画作者到底会给傅霖人生什么样的答案呢?

结果漫画结束时,就是说傅霖在Anubis获得了朋友,也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如果说这是在解决不配得感,那其实这个答案还是可以的。可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lovehurts」的问题。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