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草原牧医[六零 > 第329章 冲破雪雾的黑色闪电(第2页)

第329章 冲破雪雾的黑色闪电(第2页)

林雪君翻开阅读,看着看着便红了眼眶。

他们做的所有事,藏区同胞们都看到了。甚至他们看到的比他们做的还多,他们的感谢太厚重,也太热烈了。

办公室里大家都没有打扰林雪君,静静等她将信读了几遍,直到她放下信,蔡志峰才笑道:

“咱们冬储土豆大丰收,做了好些土豆淀粉。

“走去大食堂吃顿好的,淀粉包猪肉片子,炸了再浇汁,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

“锅包肉!”林雪君眼睛一亮。

“对,咱们大厨师做得贼好。”

“哈哈,绝活。”其他工作人员也笑着应和。

林雪君收拾心情,将信交还后,牵住衣秀玉的手,转头朝阿木古楞点点头,一道走出办公室,去吃量大管饱又好吃的东北菜去喽。

……

林父单位周末休息前的周会上,大家按流程一个工作一个工作地讨论罢,看一看表也差不多到了要下班的时间。

一群人捧着大茶缸,干脆也不回各自办公室了,围桌闲聊起最近的工作和生活。

坐在主座上的老领导忽然抖开自己一直压在肘下的报纸,笑着翻到头版,转向就坐在自己身边的林鹰志,一挑眉头,开口道:

“老林,这你家大妞?”

林父探头一看,《22岁的抗疫支援队队长:高原上的英雄》,嘴唇一抿,点头“嗯”了一声,低调笑着没有吭气。

老领导啧啧两声,将《首都早报》拿起拍在面前桌面,“《首都早报》头版,高原上的英雄林雪君。”

接着拿出第二份报纸拍在《首都早报》上面,“《北京人民报》头版,《高原动物和人民的救星:马鼻疽疫病的发现者》,林雪君救星。”

第三份报纸拍上:“《河北日报》头版,《牛肺疫、马鼻疽疫病防治标准流程》,专家林雪君同志做对了什么。”

第四份……

第八份报纸拍上:“《内蒙日报》头版,《拯救生命永远放在第一位——草原上磨砺出的兽医员》,内蒙上进标兵林雪君同志!”

又一沓报纸放上来,老领导将这一叠报纸拍得啪啪响,看着林鹰志的表情简直有些嫉妒了:

“老林啊,你这往日可太低调了,要不是听说这位林同志是从咱们首都去蒙东草原支边的知青,我还真没想到她跟你是父女关系。”

林父矜持地轻摆手,摇头道:“都是她应该做的事情,报纸杂志过誉了。”

“哈哈哈,老林,这就不要谦虚了吧?22岁啊,内蒙古自治区的劳动标兵,在咱们国家唯一的草原研究所里当研究员,在农大当特聘教师……这次去藏区支援,居然还是黑龙江哈尔滨那边主力举荐,人也是带着位团长从哈尔滨出发的。不是国家级别的人才,可不会有这么大的人面儿。”老领导说着喝一口浓茶,喝罢了一大口,忍不住皱着眉啧啧吧唧嘴,不是茶太苦了,而是老林这闺女太不得了了:

“小秦还说,你闺女从去支边便开始往各个报纸投稿了,刊登的好文章不计其数。很快就连《首都探索报》这些专业报刊都争相登她的文章。

“你这怎么教的孩子啊?让人惊叹啊。”

“我家儿子要是有老林闺女一半,我就烧高香了。”坐在对面的老同志也忍不住搭言。

“别说一半了,就林雪君同志办的这些事,当兽医的、助力畜牧业的、写文章的,我家孩子能在随便哪一块上有点成绩,我就满足喽。”另一位女同志也一边摇头一边感叹。

“居然是老林的闺女?林雪君同志的文章我都读过,不仅文采斐然,眼光也很高,格局非比寻常啊。”坐在老领导另一边的中年男人不敢置信地瞠目,望着林鹰志摇了两下脑袋,忍不住又道:“我小闺女把林雪君同志的所有文章都剪下来做成剪报了,还说将来长大了要跟林同志一样,去草原上支边,去当牧人们的好同志……原来是你老林的闺女?哎,她什么时候回北京啊?到时候一定要让我请你们一家来家里吃顿饭啊。”

办公室里一群人东一言西一句全是赞叹,大家越是聊,老林脸上的笑容就越是忍不住了。

他一向是个低调平和的人,大家对他的了解只有他做的那些事,哪成想自家闺女这么不低调,搞得现在全国都在报道了,连广播和电视上都开始播她的故事。啧啧,啧啧,哈,哈哈哈……

压抑住心底的大笑,林父虽然骄傲得快要起飞了,但还是秉承着低调做人的习惯,没办法哈哈大笑着应承同事们的夸赞。

“虎父无犬女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