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贵妃二嫁讲什么 > 3040(第20页)

3040(第20页)

话说出来,也不怕闪了牙。

一旁的薛侯爷笑了笑,讽刺道:“国公爷的这场火烧得倒是时候。”

韩觅阳转头瞪着他,唾沫星子都快飞到他脸上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自然灾害防不胜防,起火能是我控制的?我要有这本事,不一个火星子飞过去,先烧了你侯府?我是多想不开,烧自己的屋…”

满朝文武都知道韩薛两家水火不容,一个是皇帝的母亲,一个是昭德皇后的娘家,这样的争论,隔上几日便会发生,见怪不怪。

更热闹的时候都有,一个姜家,一个薛家,一个韩家,相互咬起来,比听戏还精彩。

皇帝大多时候懒得去管,任由他们吵完。

今日少了一方,韩国公似乎还觉得不够热闹,突然质问御史台,“怎么着,这是抓人抓上瘾了,前几日早朝下来,姜大人还没走出宫殿呢,你们便急着把人抓走,扣了一个莫虚乌有的罪名,私自贩盐,关了三四日,至今人还没把人放出来,到底查清楚了没有,他有没有犯罪?”

此话一出,底下一群臣子不免诧异,交头接耳。

谁不知道皇帝宠爱姜家的庶女漓妃娘娘,为此不顾昭德皇后的脸面,把国公府的嫡女,贵妃娘娘都退了回去。

作为贵妃娘娘的父亲,姜观痕入狱,韩觅阳不该拍手称快吗,怎么今日为姜观痕说起话来了。

“什么贩盐…不就是前几日姜大人给陛下递了一份沉冤的奏折,便把你们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狗急跳墙,想要杀人灭口了…”

御史台徐大人预感到大事不好,心中大骇,求救地看向薛侯爷。

薛侯爷的脸色也变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韩觅阳也没必要再等了,脚步出列上前掀袍跪下,将袖中的一道折子呈到了头顶,朗声道:“启禀陛下,臣今日有冤要请。”

薛侯爷也上前,跪下道:“陛下,臣有要事相奏,臣…”

皇帝打断道:“韩大人有何冤?”

薛侯爷心凉了半截,完全不懂如今的皇帝到底是怎么了,为了一个秦家余孽,竟要把刀对准自己?他疯了吗?他连太上皇的话都听不进去了?薛侯爷急忙阻止,“陛下…”

韩觅阳比他的声音更高,“并非臣有冤,近日臣听闻秦家老宅夜里时常闹鬼,喊冤之声凄厉悲惨,百姓人心惶惶,怀疑秦家当年叛国一案另有隐情,臣为查明真相,找到了当年的几样物证,事情巨细都呈在了折子上,秦家叛国之罪实乃冤枉,臣恳请陛下为秦家翻案…”

平静的湖面,突然掷下一颗大石头,惊起了圈圈浪潮,殿内安静了一瞬,议论声犹如蜂群碾过。

薛侯爷反应过来,当下反驳道:“秦家叛国一案,乃当年太上皇与陛下亲自结的案子,人证物证俱有,韩大人此时喊冤,是为何意,莫非是想说陛下昏庸无道,冤枉了忠臣?”

韩觅阳不理他,只跪在地上同皇帝道,“陛下英明。”

“呈上来。”

皇帝突然发话,殿下瞬间又恢复安静。

个个屏住呼吸,看着高沾从御台上下来,走到韩国公跟前拿走了他手里的奏折,又登上御阶,递给了皇帝。

漫长的安静后,皇帝缓缓抬头,问道:“秦家闹鬼,就韩国公韩大人一个人听见了,你们听不见?”

第37章等不了一点

第三十七章

国公爷下朝回来,老夫人还在同郑氏明算账,“字画烧了便烧了,也买不了一样的回来,我认栽…折成银钱赔给我便是,十几匹上好的蜀锦化成了灰,几十匣珠宝首饰全烧成了疙瘩,得赔吧,你们父亲在世时给我置办的二十八张皮子,也该赔…”

自从韩千君与辛家的亲事定期了之后,老夫人一日来两回,找郑氏算账。

郑氏耳朵都听出了茧子,实在不堪其扰,便道:“我和觅阳屋里的东西,母亲瞧上了哪样,儿媳让人给您送过去。”

她这屋里能有什么好东西?也不知道两口子活着是为了什么,都当上国公爷了,居然自己的日子过得比和尚姑子都不如,“冤有头债有主。”老夫人一口咬定,“东西是那孽障烧的,就该她来赔。”

郑氏点头,“她倒是还有两万两,母亲问她要便是。”

老夫人一愣,她去要?

是不想安宁了?

当初就是为了那两万两银子,被孽障一把火连屋子带宝贝烧了她几十年的存货,再去要?如今住的屋子只怕也不保了,老夫人没那么糊涂,直言道:“辛家有钱,让姑爷赔…”

知道她打的是这番主意。

郑氏对这位婆母,也曾生过无数次疑惑,当年韩家的老爷子怎么就看上了她?但又不得不承认,她命好。儿时父母乃一方父母官,家庭优渥,后来战乱家没了,却遇上了一个好夫君,一辈子都在照顾她,人老了,膝下儿女又争气,大女儿乃皇后,大儿子乃国公爷,到了晚年,儿孙满堂,依旧在空闲里过日子…

一辈子什么事都没干,却得到了别人一辈子都羡慕不来的幸福。

都是命。

郑氏道:“那便等她嫁去辛家,成了辛家的主母,母亲再同她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