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猜想实在有些玄奇,容我从头顺理自己的思路吧。
就在八年前,暴雨之中女导游和那对情侣为了救人,把那群游客赶到了山洞外。
此时我已经知道游客们来自多半心怀鬼胎。那么面对山洞坍塌,就此离开出谷恐怕是不可能的。应该有一大部分人,选择了继续上山,经过那些近乎悬空的艰难小道,来到山顶进入民宿。
至于他们到底是找员工求援救人,还是事不关己一心只想入住?我不得而知。
但是,此时一个局面就非常恐怖地浮现了。
现在,已知那暴风雨其实是栉水母在移动,意味着整片暴风雨是活的,可以由自己的意愿移动。
又已知:八年前的那一天,和今天的这一天,在时间上是并行流逝的。
我不由问自己一个问题:
栉水母的集群来回穿梭的时间尺度是八年,但它们如果也是不断生长和死去的,这个“八年”是不是也在相对的一直向着未来移动?
对于暴雨中的旅游队,是不是也有一个对应的八年前?
而此时,民宿的建成时间告诉我,这间半旧不新的小楼,确实已经经历了十六七年的风雨。
那么,在“这一天”,就同时出现了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一间刚建起的民宿,里面入住了一批客人。这些游客刚爬完山,洗了澡换上酒店睡袍,套着拖鞋,躲开中午正烈的太阳打盹歇脚。
他们一路上非常顺遂,没有经历任何异变,此时毫无防备地待在各自的房间,有人兴致勃勃聊着水猴子。
也有人独自在客厅的大沙发上坐着小憩。
那个人,也许是最初的导游。
这是十六年前的今日和此刻。
第二个画面,是被女导游和情侣赶出山洞,各有目的的一伙人。
他们在往山上移动。
此时,沐浴在暴雨之中,他们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场暴雨注意到了意外的猎物,跟随着他们开始移动。
直到来到民宿。
这是八年前的今日和此刻。
然后,处于八年时光尺度的首尾两端,裹挟着充沛水汽,庞大的栉水母群笼罩下来。
也许是一个冰冷的玩笑,不知从何而来的暴雨倒灌吞没了最初的民宿。
在栉水母无知无识冷漠的闪烁之中,第一次的重叠发生了。
这次重叠远远早于我从青石中逃逸,早于这些雨点在今日中午只是微微打湿加重了我们的衣服就温柔地离开。
在最初的八年前,那些游客在睡梦之中被重叠闪烁而来的暴雨直接吞了进去。
没有榕树发芽,没有栉水母和榕树厮杀破坏身体,只有最初没有任何事物抑制的“暴雨”。
所有人的生命在水中直接静止,变成一具一具的浮水尸。
这间密闭的民宿里,冻结的就是十六年前,最初的“闪烁”惨案诱发的那个画面。
看星星。
我再次打了一个寒颤。
童言无忌,但也许说得是对的。但游客们看的并不是天空之中的星星,而是此处,最能看到栉水母们的闪烁。
我们刚醒来时,就被告知过这片不知名的山谷离旧楚国郢都旧址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