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啊这里是规则怪谈免费阅读 > 第81章 洞穴(第3页)

第81章 洞穴(第3页)

我听他骂我神经病,居然有点想笑,就继续道:“那你应该知道他提出过的洞穴理论。”

所谓洞穴理论,是假设我们所有人都困在一个洞穴里被牢牢捆住,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只有前方的一个屏风。屏风之后,有火堆构成的光源,有人带着器具走过,投下影子。

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到那些火光中奇形怪状的影子,就会把这当做世界的真实面貌。

我道,如果现在有一道光从前方而来,同时照在我们身上,影子会进行重叠。

此时在这个金属管道之外的人,如果能通过某种方式看到我们重叠的影子,就会以为这是一个怪物,居然长着两张脸,其中一张脸还是悬空的。

如果人数更多……比如说,数量上超过十个、几十个的伙计,他们同时在这个火堆面前随意的行走,四周的光亮把影子全部驱赶投射到一起。会怎么样呢?

观察者会注意到一个,有着许多只手脚、头颅的巨大融合人形。这个人形在光芒和风中是变幻抖动的,形体会不停发出变化,甚至每张脸还能保持自己的意识,可以进行对话。

在观察者看来,这个景象是何等的可怖又无法理解。

此时也许他会被吓破胆,企图去反击那个异类,当他的武器划过,惊动的是跳跃的火珥和涌动的气流,最多能改变光影的些许轮廓,而无法伤害影子本身。

这个人就会因此恐惧地大喊:“这些怪物是不死的!”

越多的人群走到洞穴之中,走到那团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火堆面前,越是会有人被“吞噬”、“同化”进那个畸形的巨大人体之中。

观察者就得出结论:人会丧失正确的认知,主动地被迷惑,投入到人形之中。

而当人群继续运动,某一刻,观察者会毛骨悚然地发现:那些人脸和肢体居然分散开了,独立运动着,四处搜寻新的受害者。

“——可风暴来了,火堆被狂风慢慢吹灭,影子也就随之越来越淡,能观察和触摸到的,就只有冷而坚硬的屏风。”

我道,竟被某种奇异的感动所俘获:“夜晚的意义就在于此:一旦陷入彻底的无光,影子就会消失,是吗?这个因洞穴而存在的,只在于投影中的世界,自然也会逐步消失。”

直到明日到来,火堆,不,移鼠的日或月再次悬挂照射,影子就会重新出现,依然是看起来扭曲、怪诞、不死,却又极其平淡地符合着朴素的常理。

人的定义,并没有发生扭曲。

人的意识在畸变中始终保持自我的最后清明,也并非来源于怪谈格外开恩的怜悯。

而在移鼠的颠倒规则里,这一切也同样可以得到解释。

如果无光的黑夜等同于彻底的白昼,那么光将从四面八方而来,统治每一个角落。

我在不久前还住过大半个月的医院,无影灯的原理就是这样的:在完全无死角的光照中,影子也会消失,人同样会目盲无法识物。

我见识过许多怪诞可怖的怪谈现象,从没想过,怪谈的规则可以在怪异之余,又能如此自然简洁充满美感。

此时萌生出一丝敬畏的我,正是洞穴之中蒙昧的原始人,在往洞穴外窥视,对着属于自然的天光产生无数幼稚的幻想;又因无知的恐惧而止步不前,只能默默等待着日与月的启迪。

也正是此时,我才意识到前人利用智慧,在这个昏暝的洞穴世界中,企图将打造一座小镇组成的行舟,是何等的勇气。

人正是要走出洞穴,才能摆脱影子,摆脱对日月一无所知的崇拜。

“……所以,年家的传承也经历过更早的断代和曲解。”我说,是一种奇异的沉重和庆幸,“不是导游。这个地方所感召的并不是‘导游。这是一个人为的修饰和刻意误导。”

年子青在黑暗中,慢慢从喉咙里发出一丝非常嘶哑而近乎绝望的疑问。

“这里原本需要的是一个巫祝。”

我说,“神妃和榕树都来源与此地。雪山地宫希望从人之中拔擢的,是一个带领所有人进行蒙昧朝拜的巫祝。

不是向导引路,是祭司领着祭品进山;不是导游解说风景,是巫祝向目不能视的愚人传授敬畏和恐惧,传授影子世界中错误的真理。”

可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把这个正确的答案,也如同影子一样进行曲解,彻底隐藏了起来。

也许在这批有心人之前,小镇原本确实只是一个祭坛和装着肉食的大鼎,用以供给臆想中的神魔品尝。烹煮大鼎的,就是底下永不熄灭的活火山。

那些漫天飘舞的灰白的雪,在那些前人以自身投入其中之前,也许只是漫天香灰。

是人打翻了鼎、镇压了炉火、用自我取代了香灰,最终建起了行舟。

自此,人才从原始的洞穴中互相扶持着,缓慢试图走出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