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啊这里是规则怪谈免费阅读 > 第49章 民宿二规则三(第2页)

第49章 民宿二规则三(第2页)

那些游客就是慕名因此而来,根据自己的私心扭曲解读了根本不相关的神话,渴望在民宿的睡梦中,如同楚襄王梦中“遇神女”,得到仙人抚顶的启蒙。

然后,偶然会有人在星空的闪烁中,看到人在正常时间尺度之中看不到的画面,看到过去和未来,为之欣喜若狂。

但栉水母的闪烁,从来只是原始而本能的谋杀。

我曾一度诧异,不管是旅游公司还是这些游客,到底是怎么能凭空相信了一个“心想事成”的疯话,就建了民宿、组建旅游团,又前仆后继一批一批地过来。

现在才发现,是先有了民宿。

有了初始的这一环,在八年时间尺度上,栉水母制造了第一起惨剧,留下了一个常人不能理解的案发现场。

对于也许在房间外侥幸幸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活生生发生在眼前的血腥奇迹。

没有任何征兆,他们看到了暴雨忽然出现,精准地笼罩整个民宿。极度阴寒的水中,那团暴雨是有形态和边界的,没有向外泄露一点。

水团之中,栉水母从胃部反吐出咽管,曲折对称的器质在透明的躯壳中一起运转,猎物被绞出的鲜血在啜吸中为它们勾勒轮廓,又因为栉水母恒定的“深潜”变成青色。

水团外,他们首次目击了披帛云肩有着青色长袍的“神妃”,看到了仙侍启门,看到了隐隐绰绰的亭台楼阁。

在极度恐惧的扭曲之中,在理智崩毁的哀嚎之中,那些人以为降临了一场专门为他们展示的神祭。

而“暴雨”杀死猎物后,无数细小的栉水母散溢到风中,随风消隐无踪,如同襄王梦醒神女杳然无痕。只有一具一具的浮水尸还证实着一切绝非臆想。

此时存活下来不会被认为是幸运,而是神妃对信众们冷漠的奖励和嘉许。

再去回溯,他们会发现神妃的足迹似乎很有条理地沿着一条无形的路线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民宿之前。

就是沿着这个足迹,为了满足“神女”的降临,他们一丝不苟重新修建了登山的小道。即使在正常人看来,这山道笔直而上陡峭犹如登天梯,完全不符合修建道路的常理和需求。

这条道路,被八年后离开山洞的游客们依着路一步不敢超出地走过,牵引暴雨的行动路线留下了一条稳定的痕迹,再被八年前的人观察,并笃定为必须。

这是在最开始一切的引子,也是这个山谷中,由栉水母和游客引发的第一个“最初的闭环”。

就此,是先有了一间普通民宿,才有溺死惨案,再才有了后来深信不疑的谣言。

然后才有了这些幸存者们陡然把握住“神迹”起了贪婪,建立起旅游公司;有了把后续游客们拉进山中为心想事成做试验的种种。

而此时,时隔十六年,只有依然浓郁到可怖的水汽隔着门扉和漫长的时光扑面而来。

我们已经是在栉水母自然生长的第二段全新时间尺度上,由此踩着最后的时间幸运看见了上一批人在栉水母生命中留下的痕迹。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忽然意识到了另一件事:

一开始,是没有榕树这回事的。

再回头来看民宿前的榕树,那些人为刻意制造的生机勃勃的假象,就很微妙了。

大量的事实和近乎本能的直觉告诉我,并不是人们躲在密闭民宿里,抵御外面的榕树。

而是人在用榕树抵御民宿里面的东西,并且密封锁死了民宿,不让民宿里的东西出来。

可民宿里的,不就是那个骤然出现又隐身的“神妃”吗?

他们不知道栉水母的本质,也就不知道它们只是散开归巢了,并没有一个真的仙妃侍女会因为召唤,就像个土地公一样滑稽地从原地冒出来。

也就是说,很可笑地,他们的行为逻辑是这样的:

渴望神妃,渴望仙人赐福,为神妃严苛地规定了旅游路线。

但他们要把神妃控制起来,关在这个民宿里不得离开和动弹。

这样才方便他们时刻来这里“看星星”。

所以,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批榕树。

很有仪式感,很符合传统封建迷信,在重新开张大吉的民宿门前,一排八个,喜气洋洋种满了榕树。寓意发发发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