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第三十年明月夜讲了什么 > 第21节(第1页)

第21节(第1页)

崔珣声音很轻:“你给了我九根金铤,我只送了一根给大理寺的曹坤,其余的,我拿了。”李楹有些怔住,崔珣俯身捡起一枚铜钱,他不敢看李楹:“对不住,我会还你的。”李楹忽然微微笑了笑,她捡起金铤,直起身子,问崔珣:“崔珣,你拿其他八根金铤,做什么去了?”崔珣将捡起的铜钱放入木匣,他依旧不敢看李楹,只是垂眸俯身去捡铜钱,重复道:“我会还你的。”李楹摇了摇头:“我不要你还,我只想听你说,你拿那八根金铤,做什么去了?”崔珣手指紧紧握着木匣匣口,他没有回答,而是逃避似的避开李楹目光,俯身捡着铜钱,李楹叹了叹,然后语气没有怪责,反而十分轻柔:“崔珣,其实我知道你拿金铤做什么去了,但我想听你说。”崔珣也感受到了她语气中的善意,他捡铜钱的手滞了一滞:“我……”但后半句话,他却始终无法说出口。“崔珣,说出来。”李楹轻声鼓励着他:“我想听你说出来。”“我……”崔珣挣扎片刻,终于直起身子,捧着木匣的手有些微微颤抖,他低着头,艰难开口:“我拿去给天威军家眷了。”李楹微微一笑,她身边是一株盛开的迎春花,她站在迎春花下,一朵朵嫩黄花蕊绽放枝头,犹如星星点点,照亮了整个世间:“崔珣,你做了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愿说出来呢?”崔珣讶异抬头,他不由喃喃道:“你不怪我私吞了你的钱财吗?”“我为什么怪你?与其将九根金铤都给贪财的小吏,倒不如拿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我非但不怪你,还觉的特别开心,因为我死了三十年,居然还能帮助到别人。”李楹望着崔珣,微弯着嘴角,笑容温暖柔和,她发自内心的说道:“我能帮助到别人,你说,我是不是应该觉得开心?”崔珣怔怔看着她真挚面容,半晌,才移开眼睛,低低说了句:“是……”“更何况,你也没有私吞。”李楹想起崔珣府中陈设,如他一样的高官勋贵,府中几乎都是奢华无比,不但大量豢养昆仑奴和新罗婢,而且吃的是消熊栈鹿为内馅的玉尖面,住的是玉石铺的地面,暖炉用的是精贵的白檀木,可崔珣的吃住都十分简单,李楹说道:“你府中除了阿娘赏赐给你的东西,几乎什么都没有,这些年,你的俸禄,都拿去给天威军家眷了吧?”崔珣听后,不由愣愣望向她,李楹又轻声道:“崔珣,这几年,很辛苦吧?”崔珣喉咙滚动了下,他眼中似乎一热,他低下头:“没有……六年了……他们家眷,一年比一年少,如今,也没剩下多少人了……”李楹一笑,她上前一步,将手中金铤放在崔珣匣中:“崔珣,我有很多很多的金铤,我都给你,你拿去给他们吧。”她仰着头,看向崔珣,声音如春风拂面:“崔珣,你以后,做了好事,别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你可是撑起了五万天威军家眷的生活呢,多么了不起啊,别因为别人骂你,你就连说都不愿意说,如果你怕没人听,就说给我听吧,我喜欢听。”她仰起的脸庞,明媚如暖春煦阳,崔珣披着黑色鹤氅,暖风吹在他的身上,他觉得阴冷酸涩的四肢百骸都渐渐暖和了起来,他看着她明媚的脸,慢慢点了点头:“嗯……”两人将所有铜钱都一个个捡完,合上木匣,然后才坐下来稍作休息。墓冢前方,是一个鱼塘,塘中碧水盈盈,清澈见底,游鱼穿梭于萍藻之间,自在嬉戏,远处则是青山如黛,白云悠悠,李楹坐在塘边,脚垂下:“阿蛮选的这地方,比官道下面好。”崔珣也安安静静的在她身边坐着,他神情却有些郁郁:“若能入土……更好……”“会有那么一天的。”李楹说。两人闻着迎春花的芳香,看着碧水青山,鱼戏绿藻,李楹忽问:“你的伤口,方才没有裂开吧?”那日崔珣于雨中挖出盛云廷尸骨,他痛极呕血,背上笞伤全部裂开,回去不出所料的大病一场,但出乎意料的是,太后和圣人迟迟没有怪责他擅挖官道的事情,所以他还能呆于府中养病,这期间,李楹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这才将他从鬼门关又拉了回来。崔珣道:“没有。”李楹松了一口气:“我真怕你来了盛云廷墓前,会再重复一次那晚雨夜的事情。”她掰着手指算着:“笞杖一次,雨夜一次,我可不愿给你从鬼门关拉回第三次了。”她歪着头,眼眸中难得出现十六岁少女的俏皮光芒:“多累啊。”崔珣不由笑了,他嘴角微微上扬,眸中也渐渐没了之前阴郁神色,而是如绮霞映空,绚烂夺目,衬得周围美景都失了颜色,李楹侧头看了会,片刻后,她才转过头,浅浅一笑。一阵微风吹过,带来迎春花淡雅清香,李楹这才想起什么,她说道:“给你一个东西。”“什么?”李楹打开牡丹五色锦荷囊,取出一个鎏金银香球,这鎏金银香球和上次她送给崔珣的一模一样,她递给崔珣:“喏,这里面加了白芷、麝香、木香、沉香,可以散寒止痛。”她也没问上次那个香球去哪了,崔珣望着她掌心摊着的精致鎏金香球,有些怔住,片刻后,他道:“你……还愿意为我做香球?”“为什么不愿意呢?”李楹:“我既然决定再相信你一次,就会毫无芥蒂的对你,也不会耿耿于怀之前的事,否则,不是给我自己找不痛快吗?”她摊开的掌心莹润无瑕,宛如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散发着淡淡的暖意,崔珣默了默,然后从她掌心轻轻拿过鎏金香球:“上次那个香球……”他顿了顿,含糊说着:“不见了……”他将鎏金香球的银链仔仔细细,珍珍重重,系上自己腰间蹀躞带上:“这个,不会不见的。”李楹眼眸如塘间碧水一般澄澈,她看着崔珣,莞尔一笑:“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长安西市中,商贾云集,行人如织,一间临近朱雀大街的酒肆热闹非凡,不时有胡姬和酒客的嬉笑声从酒肆中传出,金发胡商牵着满载货物的骆驼,从酒肆门口悠悠经过,酒肆二楼雅座,则端坐着两个穿着绯色常服的年轻郎君,一边观赏着朱雀大街的繁华景象,一边闲话对酌。两人不知道说到些什么,气盛点的年轻郎君愤愤掷下金杯:“崔珣擅挖官道,我连上了十封奏疏弹劾他,但却如石沉大海,真是可气!”这年轻郎君正是在守岁宴上不忿崔珣的国子司业卢淮,他如今已调任大理寺少卿,而调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送了个莲花纹凤首酒注给崔珣,以表讽刺。另一个年轻郎君则面目谦卑,正是守岁宴上说崔珣以色侍人,色衰就会爱弛的黄门侍郎王暄,他劝卢淮道:“怀信,这奏疏,我劝你不用上了,太后压根没有惩处崔珣的意思。”卢淮一怔:“为何?崔珣不是都被太后打了一百笞杖,而且褫夺官职了吗?他在太后那边,应是失了宠啊。”“就算他失了宠,但我料想,太后此次,不会惩处崔珣。”卢淮沉吟,王暄是黄门侍郎,是圣人近侍之臣,对于上意的揣测,比他要高明很多,他道:“愿闻其详。”王暄抿了口葡萄美酒:“你可听闻昔日天威军虞侯盛云廷尸首被挖出一事?”“略有耳闻,听说是崔珣从通化门外的官道挖出来的。”“他的尸首,如何会在官道里呢?”卢淮又是一怔:“不是说被山匪劫杀吗?”王暄暧昧一笑:“是与不是,这我不敢说,但是天威军的主帅郭勤威,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那郭勤威昔日不过是个从七品折冲府校尉,祖上都是卖草鞋的,可以说是寒门中的寒门,太后慧眼识人,将他扶持成安西都护府副都护,他也没有辜负太后期望,亲手缔造了全是寒门出身的天威军,天威军与突厥作战屡战屡胜,成为了大周最赫赫有名的一面旗帜。”卢淮摇首:“那有什么用?郭勤威还不是在六年前对阵突厥时轻敌冒进,导致落雁岭一战五万天威军全军覆没,大周丢失丰、宥、胜、盐、夏、青这关内道六州,六州百姓生灵涂炭,流民赤足千里,夜奔长安城,哭声震天,要不是裴观岳裴尚书在宁朔力败突厥,突厥骑兵就要打到长安了,如此大辱,就算郭勤威以前再多胜绩,也抵不过此次的罪过!”卢淮说到后来,语气已满是对郭勤威的鄙夷,王暄没有接话,只是饮下葡萄酒,说道:“六年前,圣人已经亲政,但是官员任免、政令拟定这些大权仍然牢牢攥于太后手中,朝中将相,多出于寒门子弟,世家几无立身之地,落雁岭一战,六州失,山河送,天下为之震动,士子儒生纷纷上书,将此次大败归咎于太后用人不当,百姓群情激愤,国子监上千学子长跪于丹凤门外,以血上书,指责女人误国,要求太后还政于圣人,太后迫于压力,罪已归政,从此隐居蓬莱殿,圣人这才有了任命官员之权,如今虽然太后仍旧势大,但和六年前的一手遮天相比,已经式微了很多,至少尚书左仆射这个要职,就由怀信你的叔父担任了。”卢淮疑惑:“博衍,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这与太后惩不惩处崔珣,有何关系?”王暄道:“太后当时虽然迫于压力,将天威军众人处置之权交予圣人,以后也绝口不提天威军三个字,但是若非天威军,太后也不至于被迫归政,若你易地而处,难道不会对此事介怀吗?”卢淮思索了下:“介怀倒是会介怀,但我还是不明,这与太后不愿惩处崔珣有何关联?”王暄只是笑而不语,卢淮又细细思索了阵,才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太后之所以不惩处崔珣,难道是想借盛云廷被杀一事掀起风浪,再次垂帘听政?”他想透这关节,不由更加气愤:“怪不得崔珣擅挖官道,太后都置之不理,原来这正中太后下怀!接下来她莫非又要指使崔珣这条恶犬,攀咬朝中重臣,说盛云廷是被奸人所害?天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