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了 > 第 26 章(第2页)

第 26 章(第2页)

导演长出一口气:“希望他别再来指点江山了。”

程今低头,手指轻敲桌面:“他不会那么轻易罢休。林言的路数,是用资本和市场反推创作。只要数据能站住,他就会想把我们带进下一轮干预。我会盯住,但我们也得有备选方案。至少,留下一版我们真正想要的《暗潮》。”

正说着,手机屏幕亮起,唐夕发来一条新消息,通知栏“滴”地一声震动。

程今低头一看,心口微沉。

【刚收到不太好的消息:对家正式宣布大片定档,并买下了五大平台的首推资源。海报文案也很不客气。】

程今拇指轻扫,点开图片:一张铺天盖地的视觉海报,赫然写着“年度工业巨制”,字体冷硬压顶。对家不仅提前公布了档期,还包下了视频平台首页、应用商店开屏、院线官网等多个渠道的首位推荐,全网形成压迫式联动。

连空气都像骤然沉了几度。

“对家这是在直接宣战?”老贺凑近,看完屏幕,声音低哑。

导演冷笑一声,语气压着怒火:“他们是早就盯着我们。”

程今沉了几秒,随即拨通唐夕的电话。

那头一接通,就传来唐夕压抑的怒气:“他们的宣发文案连遮掩都懒得做了,明摆着要把我们钉在穷制作、弱宣发的印象上。五大平台首推全被抢,我们这边的预算撑死也就他们的一半。”

程今轻轻闭上眼,指腹抵住眉心。之前她为了保证拍摄质量,已经把可调配资金压到了每一个拍摄现场的细节里:服化、爆破、多机位拍摄、演员档期,全是硬成本。她明知道后期会紧,但还是赌了那一把。现在影片虽然顺利杀青,赵敏的资金也到账,却仍然捉襟见肘,调色、配音、宣发,每一项都得掰着预算往下抠。

“我们现在不能硬碰,但也不能坐等。”程今语速平稳,“‘宣发联盟’那边继续推进。小平台、地方影院、校园放映、路演预热,还有多少资源能挂频道,你都列一遍给我看。不要慌。”

挂断电话后,她抬头,目光扫过正在看她的导演和老贺。

“三件事,”她开口,“一,剪辑继续,质量不降;二,常规宣发预算维持,先放弃跟他们正面对轰;三,我们选一两个炸点,提前预热,社交媒体上抢一个话题场,不能让观众以为我们认输了。”

她话音刚落,当天下午,便火速召集了一个后期进度紧急会。

会议室里人不多,气氛却紧张得厉害。除了导演组与宣传组,连投资方代表也有人到场,不等程今开口,质疑声便先落了下来:

“预售资源都要被他们封完了,咱们要不要改档避开?”

“与其撞死,不如拖一拖,让成片再精修一下,等他们热度过去再上线。”

“哪怕晚两周,也好过现在扑街。”

程今坐在最前排,一手翻着宣发预估数据,表情始终未变。她没有急着回应,只是安静地听,等所有声音汇聚成片,才缓缓抬头。

她开口的声音并不高,却足够清晰:“你们说得都对。但我们这部片子,从开机第一天起,什么时候资源宽裕过?什么时候有对手让过路?我们拍到今天,是靠退避退出来的吗?”

空气一时凝住。

她目光扫过全场:“但我们不是去送死。我不会盲目撞档,也不会自毁信心。对家要封渠道,我们就另起声量。地方院线、校园场、路演观摩,我们走另一条路线,把声势炒出来,观众自然会来看我们。市场的注意力,不是只有大平台能抢。”

台下仍有人欲言又止,却被她紧跟一句压住:“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把片子剪好。如果成片不给力,一切宣发都是空话。”

全场沉默。

程今最后看向林言。他坐在会议桌另一侧,一言未发,只是嘴角微不可查地勾了一下,眼神仍旧冷静如水,看不出态度。

散会时,程今才察觉,自己攥着文件的手指已经泛白,几乎要把纸张捏皱。

接下来的几天,剪辑室仍在昼夜赶工。因林言频繁出入“监督”,程今索性让老贺顺带整理一些“边角料”,包括N□□段、拍摄花絮、换机位时的即兴对戏,没准能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另一个切口,试探观众的兴趣点。

谁也没料到,真正的“破局物料”会藏在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彩蛋里。

那是杀青前拍摄的一场关键戏——沈宴与柳尧饰演的角色兄弟反目,枪口相对,一切情谊化作火药味。导演当时为了抓住两人对峙间的情绪变化,特意设了多个角度、连拍数小时,还拍下许多机位切换间两人私下对戏的片段。

“这俩人真是演疯了。”老贺一边翻素材,一边忍不住感慨,“连在镜头外都在较劲,真不知道他们是在排练,还是还没从角色里出来。”

其中有一段,沈宴在一遍遍调试拔枪的速度,柳尧站在他对面试探式走位,不断抛台词、改语气,两人像在某种隐秘的博弈中较量,也像在用角色对话彼此探底。镜头外的张力,几乎比镜头内还高。

老贺眼睛一亮,把这段划了重点。

唐夕得知后立刻提议:“要不剪成个小花絮?放到网上试试水,就当咱们开始反击了。”

程今沉吟片刻,点头:“三分钟以内,情绪连贯,台词和眼神都保留清晰。即便上不了首页推荐,只要够真,会有自来水帮我们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