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通过私人关系抢夺项目资源。”
“为了融资,不惜做出某些交易。”
“项目频频出现资金问题,程今的能力或许被高估。”
全篇内容没有一条实锤,却利用影射、暗示、匿名“知情人”爆料的方式,精准挑动着行业内的敏感神经。
“这是谁在抹黑?”
程今看着那些恶意编织的谎言,怒火几乎冲上头顶。
她眯起眼,回想起顾修和李曼临走前的神色变化,心里瞬间有了答案,瀚海传媒很可能已经看到了这篇帖子。
尽管帖子没有实际证据,但在资本眼中,这种“舆论风险”才是最致命的。舆论走偏,她就成了“风险”,项目也会成了“高危投资品”。
如果处理不当,再多的营销和数据,都无法挽回投资方的信心。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绪保持冷静,随即果断下令——
“加快动作。找到帖子来源,联系公关删帖,我要对方的IP和后台信息。”
小孙立刻点头,迅速操作。
程今眼神锐利,语气不容置疑:“还有,私下去问问,看看有没有竞争对手,或者过去的熟人在搞鬼。”
她的脸上没有太多情绪,甚至连怒意都在刻意压制,但那种随时可能爆发的锋利冷意,让整个办公室气压都低得吓人。
她知道,这种级别的抹黑,不可能凭空出现。
自从她决定主导《暗潮》,就势必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眼下的风波,很可能是人为操控的精准打击。
而她,必须找出幕后推手,在资本真正动摇之前,彻底反击。
6
下午六点,夕光斜落。
程今从会议室出来,刚结束最后一轮与动作指导、美术总监的沟通,整个人几乎靠意志力在支撑。
资金还没有补上,项目依旧如履薄冰,但她不能让任何一个部门停下。只要有一个环节停滞,“资金链出问题”的风声就会像野火一样蔓延。
公司与片场之间,她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来回奔波。
手机一刻不停地震动。
有投资人试探性地探口风;
有新闻媒体想要独家采访;
也有朋友或同行发来关切的消息。
她一一处理,冷静而迅速,像个没有情绪的程序执行器。
直到终于结束今天最后一个拍摄协调会,她走出片场,正想找个角落喘口气,却在门口撞见了沈宴。
他刚从另一头的道具组走过来,手里还拿着剧本,像是刚跟动作组敲完明天的场面。
两人本能地对视一眼,本该只是点头致意、各走各路。
谁知导演刚好路过,冲他们一笑:“晚上一起吃个简餐吧?也正好说说接下来几场戏的节奏。”
程今一愣,下意识看了沈宴一眼。
他没什么反应,只是语气平淡:“你来吗?”
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还亮着一封未读的媒体来信,标题触目惊心。
她忽然觉得很累。
不是那种能睡一觉就好的疲惫,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压力叠加。
也许是导演那句“讨论戏份”给了她一个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理由,也许只是想安静坐一会儿——哪怕只是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