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
张白圭谢恩后,缓缓起身,并不能直视龙颜。
他听到,周围的呼吸声都重了一瞬。更有考生紧张到脑海一片空白。
拿到考题后,张白圭便将所有外在信息全部屏蔽,专心答题。
那考题让人眼前一黑。
考题庞杂且范围极广,史论题从古至今,用典极广泛。
殿中有朝臣,有皇帝,明明几百人在此,却安静地落针可闻。
在这种压力下,许多人呼吸急促,一时间脑海中全是空白。
张白圭轻舒口气,提笔打草稿,他对这些时政很感兴趣,从草原到倭寇,皆有影射。
答题量空前绝后的重。
他一时也紧张极了,毕竟他每每都是看邸报,跟着夫子读书,和实操有很大区别。
张白圭额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缓缓地吐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当他沉浸在文章中时,身旁走来一道身影。
明黄的衣角让人不用想就知道是谁。
他心头猛然一跳。
笔下微顿,片刻后依旧丝滑写出。
他看到那金丝银线绣的海韵纹。在这样考验心态的时刻,张白圭很快就安静下来。
半日很快过去。
等文章做完,他才有余心去观察更多。他用眼角余光去看,就见当今圣上正值壮年,那一身龙袍带着隐隐的威慑。
*
嘉靖帝也注意到了面前这个脸上带着细腻绒毛的稚嫩学子,他进行数场殿试,见过的学子数不胜数,可这样年轻又学问深的学子,格外少。
他不停巡视,所到之处,能明显感受到学子的心神被影响,下笔迟疑几分。
而那少年学子却能快速回神。
他巡视一圈,心里便有数了,他果断退场离开。
场上气氛顿时轻松许多。
学子借此机会,连忙整理思绪,快速落笔。
张白圭整理好草稿纸,又细细理了理,从大纲到细纲,再到用词的斟酌推敲。
*
殿试结束,卷子糊名,一切整理妥当,便将考卷尽数送往东阁。
阅卷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紧,也就两日功夫,还得拟定前十,由圣上评阅确定最终名次。
对于考生而言,这几日等到心焦不能言语,对阅卷官来说,今日要熬大夜,年轻的还好,年迈的已经在喝参汤了。
张白圭的试卷在每个阅卷官手中传阅,最终放入甲等。
他的文章浑然天成,策问所回,思考深邃,纵然些许青涩,却带着少年赤诚热情,看得人心头滚烫。
策问只论文不论书,可他书、文皆是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