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看阁

笔看阁>将军的朱砂痣回来后(重生)笔趣阁 > 第57章 圣上的偏宠(第3页)

第57章 圣上的偏宠(第3页)

但他走出的时候,跪在地上的太子却骤然抬起头来,与沈时纣远远地对上了一眼。

沈时纣依旧带着面罩,他除了在圣上面前,都没有摘下过他的面罩,所以太子只远远地看见了一个带着墨玉面罩的男子冷淡的目光。

能在宫中戴面罩的,只有端亲王世子一个。

想起圣上那无缘无故的、浓郁的让人胆战心惊的偏宠,太子在袖中捏紧了拳头,继而缓缓地回过了头,继续跪着。

沈时纣则被太监引着去了国库库房,取走了圣上说要给他的刀。

那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宝刀,此刀通体为银,刀柄为狼头模样,入手极沉,刀一出鞘,便是一股寒芒刺目,当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

旁边伺候着的太监堆着笑给沈时纣行礼道:“世子爷,此刀可大有来头,是当年先帝征战四方,打到漠北时,从游牧民族手中夺来的精铁所造,命唤“斩怨”,配此刀者,四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世子爷可持刀入殿,不卸兵甲,是天大的荣耀。”

沈时纣便懂了,比这把刀更重要的,是这把刀代表着的含义。

圣上对他的隆恩盛宠,还真是一点都不掩盖。

若是当初先找到他的是当今圣上,恐怕他现在已经直接被封成皇子了。

沈时纣捏着那把刀,给那太监扔了颗金豆子,然后便继续在宫内巡逻,等一直巡到了天将破晓,他才从宫内出来,坐上马车准备回雾林院。

他前脚刚上了马车换衣裳,后脚追风便钻进来,与他说最近敢打探到的消息。

“据说是太子的母族惹出了事端。”追风道:“也就是中宫那一支,皇后的娘家。”

当今皇后出自清河裴氏,是一等一的名门望族,清河裴氏曾出过三任太子太傅,当代的左丞也是清河裴氏人。

皇后诞下太子之后,清河裴氏人便全都成了太子党,自太子年幼时,便由清河裴氏人来教导辅佐太子,清河裴氏的小公子自小便是太子的伴读,就如同当年的元嘉帝与赵氏丞相一般。

“属下打探到的消息,是说之前南岭水灾时,清河裴氏领命去赈灾,但做的事出了差池,似乎有人中饱私囊,瞒报消息,造城南岭那边死伤过数万,民不聊生,易子而食。”

追风压低了声音道:“圣上震怒,似乎是打算重办清河裴氏,皇后去求情时,便吃了挂落,被禁足在了翊坤宫,太子又去求情,不知圣上会不会从轻发落。”

沈时纣已经换回了雾林院的粗布棉衣,正将头上的玉冠拆掉,换成木簪,闻言微微摇了摇头:“不会。”

他方才瞧见了圣上的脸色,厌恶中带着几分森寒,瞧着那模样,是对裴氏有很多旧仇,绝对不会手软的。

“这些年,裴氏与圣上有什么摩擦恩怨吗?”沈时纣问。

“不少。”追风转了转眼睛,磕磕巴巴的把自己能够想出来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多数便是朝堂上的一些掣肘,圣上爱美人,爱奢华,喜修宫殿,都被裴氏抨过,但更多的,追风却说不出来了。

他常年跟端亲王留在大奉东边,守着倭寇东海,对大奉的朝堂内事知道的不多,只知道表面上的那么点,内里的阴私却很难搞清楚。

沈时纣也没打算靠他,只是吩咐追风多查一查。

这么庞大一个大奉,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又会互相交杂在一起,走向谁都没料到的方向,人与人之间就难免被影响,交好或者结仇,就算是圣上也不例外,而这些事情,沈时纣都需要知道。

马车平稳的驶入到了内城城墙脚下,门口守着的金吾卫迅速打开了门,沈时纣的马车从内城出了外城,又在天亮之前,回到了雾林院。

沈时纣顺着墙沿翻进院内,熟练的钻进了房内,追风则是在窗口站定了身子,在外面守门。

追风才刚站定,便察觉到窗户下面的花灌木丛里面放了个东西。

沈时纣的窗口正对着一片花,只是冬日里都枯死了,只剩下一片片干枯的叶子挂在干瘪的枝上,灌木花丛也不高,就到人膝盖的高度,追风一蹲下身,便瞧见这花丛里面塞了一个食盒。

追风把食盒掏出来,里面放着的是一碟子糕点,早都凉了,在糕点旁边放了一个白帕子,帕子上绣了两只胖鸡。

追风一瞧见那一盘糕点,便猜到这是秋月送来的,他又想起来秋月第一次见他时噘着嘴,一脸瞧不上他的模样,不由得低笑一声,随手拿起来一个糕点塞进了嘴里。

虽说已凉了,但还真挺好吃,秋月这小丫头浑身上下就嘴长得好,她能送来的吃食,谁吃了都挑不出毛病来。

追风又拿起了那手帕,盯着上面的胖鸡看。

嘿,别说,这俩胖鸡还真挺五彩斑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