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这庄子里热闹极了,楚珩与忠义侯大闹一场。
他们这对父子俩本来就不是什么情谊浓郁之人,互相都颇有怨怼,楚珩怨恨忠义侯无穷无尽的色欲,四处找女人,把侯府弄得乌烟瘴气,逼死了他的母亲,忠义侯怨恨楚珩这个儿子不听话,身为他的儿子却敢忤逆他,简直不孝至极。
秦禅月是个导火索,让他们俩炸的不可开交。
忠义侯甚至想一刀砍了秦禅月,将这孽缘斩断,却引来了楚珩更大的反抗。
楚珩恨他父亲,比恨任何人都浓烈,从很早很早之前就开始恨,直到现在,这种恨爆发了。
他一定要娶秦禅月,他还要光明正大的娶,谁都别想阻拦他!
楚珩也有这个本事。
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孩了,他现在也能站在朝堂上说话了!
楚珩先是向缉蛊司那头检举了这后宅里的乱事,后竟是亲自上朝抨击了自己的亲爹,忠义侯人缘本来就一般,被自己亲儿子打了个没脸。
圣上将他的官撸了,只给他留了一个爵位养老。
忠义侯闹自尽,楚珩便叫人抬来了一副棺材,这时候忠义侯又舍不得死了,整个侯府里一天唱三场大戏,谁看了,都要赞叹一声不愧是侯府。
热闹都比别人家闹得大。
别说忠义侯乐,就连府里的二公子楚重都站在秦禅月这一边,说五姑娘是个好妹妹,连着两个儿子都如此,忠义侯险些没被气死。
到最后,还是平虞夫人出来平息了风波。
府里面的男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闹,而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一向是女人,平虞夫人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侯府,主动出来给双方搭桥。
她提出收养秦禅月做养女,然后将秦禅月嫁给楚珩,算是他们两家联姻,这样,亲上加亲。
这看起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忠义侯被自己的儿子搞得头破血流,楚珩这小子真倔起来谁都拉不回来,再搞下去真要什么都没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让楚珩娶了。
秦禅月就这么进了平虞夫人的府里。
平虞夫人为了她,特意在长安赁了一个宅子,当做自己的住处,也当做是秦禅月的娘家,还特意将秦禅月从侯府接过去,与秦禅月住了一段时间。
等过段时间,就可以由平虞夫人把持,将秦禅月带回到夫家去,然后由平虞夫人那头出嫁,嫁到忠义侯府来。
不过她们俩这“半路母女”也并不亲近,秦禅月一如既往的乖巧平静,倒是平虞夫人,对秦禅月带着几分难以压制的厌恶。
她是觉得秦禅月十分有心计,不声不响竟然就搞定了楚珩,导致楚珩和忠义侯反目,还间接使不少侯府后宅里的人进了缉蛊司,所以十分不喜秦禅月。
平虞夫人不觉得忠义侯弄这么多女人、纵容她们害人是错,不觉得楚珩与忠义侯反目不孝,只觉得一切都怨秦禅月。
要是没有秦禅月,怎么会有这么多麻烦呢?她当然怨恨秦禅月。
她的弟弟是不懂事儿的,她的子侄只是个孩子,而这个女人,却是跟她母亲一样的下贱。
但平虞夫人却比忠义侯更聪明,她不发火,不吵闹,甚至对楚珩笑着说一定会让楚珩娶到秦禅月,只是秦禅月到了她府上,她们以母女相称后,她一直变着法的磋磨秦禅月。
每日让秦禅月以亲女的姿态在一旁侍奉,晚间让秦禅月去替她抄佛经,一抄就是一整夜,次日天没亮就让秦禅月去为她熬药。
反正秦禅月是她的女儿,她怎么磋磨,秦禅月都不能反抗。
秦禅月也顺从且安静,平虞夫人不让她睡,她就不睡,平虞夫人让她去抄,她就去抄,逆来顺受,像是三棍子都抽不出一个闷屁的老实人。
直到有一日,楚珩来平虞夫人的府上。
秦禅月当着他的面儿吐出一口血,晕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