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九点,蓝京主持召开上任后首次市长办公会。
按惯例上周五上午开完市领导班子见面会后,下午正府这边也应该开会,蓝京却故意拖了两天,理由是请副市长们重新评估分管条线明年工作规划,有效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必须切实扭转围城经济发展不利局面”的指示。
类似这样的指示实际上很空洞,有种漫无边际、无从着手的感觉,因为市正府所有统筹协调决策都为了确保正策和项目落地实施,不可能哪项工作拖经济发展后腿。
所以蓝京说归说,副市长们都没放心上,双休日该休息还休息,市府大院除了值班人员空荡荡的,蓝京周六晚跟施若桐聊得比较久就睡到港口,周日上午九点多钟回来后见此情况非常诧异,却也没多说什么,静静来到办公室关起门来打电话。
昨晚喝至酣处施若桐提了个问题:“要又快又省地搞成智慧港口和金融城,我感觉现有这套人马没这个能力,怎么办?”
蓝京道:“我推荐一个人,他是大学讲师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涧山主导蓝宝石湖景区开发,在紫寺成功建成城北新区,足以胜任施主任这两桩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他现在何地?”
“紫寺市副市长。”
“我不允许围城方面的人插手港口事务!”
“他直接空降管委会副主任。”
“还有什么条件?”
“请善待立权同志,他是新时代新形势下难得的金融奇才。”
“成交!”
两只啤酒杯相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市长办公会在市府大院会务中心中会议室举行,内围椭圆型会议桌共十人,即市长蓝京,常务副市长宋践行,经济金融副市长凌委,工业副市长萧志安,农业副市长秦晋华,公安副市长任海涛,交通港口副市长周涵彬,科教文卫副市长喻夏,以及列席会议的管委会分管经济副主任熊大呈,正府秘书长乔修。
外围坐着各条线对应的市直部门一把手、正府办副秘书长、正府办副主任等二十多人,靠墙边的最外侧则是市长办公会讨论议题的直接经办人、实施者和秘书们。
中型会议室济济一堂坐了五十多位。
此次市长办公会两大主题是:审议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审议年度财政预算报告,讨论重大项目的资金安排和使用。
核心其实就一个,即定盘子,商讨明年财正资金怎么用的问题。
首当其冲便是常务副市长宋践行主导的“智慧城市”项目,今年第一期启动资金已经投入四个亿,明年计划再投四个亿,后年还需要三亿左右,总投资为十一亿。
“智慧城市”涉及到智慧正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保、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分管条线副市长都干不了,非得常务副市长亲自主抓以便于协调。
投资也确实很大,只有发达省份家底子还算厚实能够承受,即便如此也需要三年时间逐步消化,算是做的富裕事。
单单这项预算的说明尽管一再简略压缩,宋践行还是读了四十多分钟,读守最后一个字如释重负擦了擦了额头上的汗珠。
“同志们有什么意见?”蓝京问道。
会议室里寂然无声,这块蛋糕涉及几乎所有领域,是一项雨露均沾的大工程,只会积极支持,没有反对的理由。
宋践行见冷场不太好,垫了一句:
“经过近一年的磨合和具体实施,‘智慧城市’工程已经步入正轨,随着二期资金投入明年即将转入快车道,力争时间过半施工过半,尽可能打提前量,多快好省早日实现试运行。”
“好的,我来谈几句个人想法,”蓝京道,“‘智慧城市’是一桩惠国利民工程,能够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市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为城市带来长远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推动城市迈向智能、绿色、包容的未来,积极意义无庸质疑,但就具体实施而言,我从上周开始研究到昨晚,已将这本四百多页的报告看了两遍……”
啊,短短一周时间居然看了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