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还是隐瞒了裴延年对杨家的调查,以及杨从安的反水。
徐应淮每听一句,脸色就黑上一分,一向儒雅的老头子将桌子猛得一拍,“他江家欺人太甚!”
他又看向外甥女,一侧眉毛挑高,“你娘是什么主意,这次还打算忍下去?”
“她不想忍,说了要和离。就算她能忍,我也不会让这件事过去。”
江新月站起身来,朝着舅舅正式行了全礼,慎重请求着:“我来这里就是想请舅舅帮一个忙,和离的事我虽有心,可到底辈分上差了,说话够不上分量。初初请舅舅出面,将此事敲定下来。”
裴延年眼皮子一跳,身体往前倾去,下意识想伸手扶住她,却忍着没有动手。
还是卢氏连忙将她扶起来。
卢氏扫了一眼她的小腹,“都是自家人,怎么开始这么客气。先坐下来吧。”
毕竟是从小待在自己身边当成女儿养大的小姑娘,卢氏其实想问两句她在镇国公府过得好不好,怀这胎时有没有吃苦头。但现在时机不对,她就又将话咽了回去。
徐应淮一只手放在桌案上,“啧”了两声,扫了一眼外甥女和没怎么出声的裴延年。他这段时间老得厉害,整个人显得干巴巴的,过了好半晌才开口,“这事怕是没那么简单,就担心怀远侯府那边一直拖着。”
裴延年抬头看了他一眼,眉心蹙起又很快地舒展开,看不出任何的异样。
江新月没注意到这些,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实在不行,就只能告到官府。听说新上任的京兆府府尹是项平生项大人,舅舅可认识?我想起来娘养母家的舅舅似乎也是这个名字,但是又不敢确定。”
“确实是他,这些年我一直同他有书信来往,倒是没听说这事。要是他调任京兆府倒是好办,我们两家也算是亲戚,行事要方便很多。”徐应淮顿了顿,“我到时候让人留意一下。不过,你娘还在镇国公府住着?要不要搬回来?你住的院子原本是她出嫁前住的,之后也没让人进去住过,下人们也定期清扫,并不用重新收拾。”
江新月没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被问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绝,看向身边的裴延年。
裴延年这才开口,“我想岳母在我们府上小住一段时日,初初现在情况特殊,身边需要有人陪着。但眼下我手上还有些事急着处理,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正好岳母在府上,也能和她说说话。等过后,看岳母自己的意思,留下来我们都很高兴,但要是岳母想要换个地方换换心情,也成。”
徐应淮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
卢氏没忍住,又看了一眼外甥女的小腹,迟疑着开口,“几个月了,我怎么觉得还挺显怀的。这时候可不能贪嘴,该控制的还是要控制。”
江新月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确实要比同月怀了一个的人要圆润点。也就是借着冬日的衣服遮挡,才看起来没那么显眼。
没想到还是被舅母看出来了。
她的脸微微发烫,还没能自如地和别人讨论自己怀孕的事,指着自己的肚子,小声地说:“大夫把过脉,说是这里面装着两个,这样算正常的。”
卢氏被这个消息震住,又因为这么多人在,她只得扬起笑容祝福着:“这可是件喜事,最好是一儿一女,凑个‘好’字。”
她没有再继续聊这个话题,而是问江新月在镇国公府的生活如何。
两个人留在徐家用中饭。
借着去厨房的机会,卢氏带着江新月一起过去。在路上,她没忍住摸了摸外甥女的肚子,不免担忧,“真的确定了是双胎?”
“前后看了几个大夫,都是这样说的。”
“唉,倒不是说不好,就是大人受罪,你这还是头胎。”卢氏看着小姑娘瘦瘦小小的样子,跟着着急起来,“要是我说,你都不应当操心你娘的事,自己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点上,她对徐氏这个小姑子更加不满,多大了人还需要孩子护着,连累孩子两边奔跑。
可毕竟是人家的亲娘,卢氏也不好说得难听,只能替徐氏过问,问江新月现在吃的是什么,大夫多久诊断一次、侍奉的下人是否规矩之类的问题。
在知道两个人仍旧住在一起时,卢氏的脸色也跟着不自然起来,隐晦地提醒了句,“你们年纪也不小了,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些。”
江新月脸一下子烧了起来,喃喃两声结结巴巴地解释,“我们没,就是我现在身边离不开人,他陪陪我。”
“你们没?”卢氏狐疑。
江新月恨不得指天为誓,“真没有。”
卢氏听后,眸光一下子复杂起来。她早就不是什么年轻的妇人,该懂的东西都知道,不由地担心起来。镇国公年纪正好的时候,又是在军中和宫中长大,血气方刚的青年恰逢新婚妻子怀有身孕,能忍得了几时?
眼下又出了徐氏这档子事,她咬咬牙,还是当了回恶人,“那你可想过,给身边的丫鬟开脸?”
江新月愣住,这是第一次有人在她面前提起这个问题,她之前也从来没有想过。
她和裴延年的相处太特殊了。
在清水镇时,说句自大的话,她是清水镇里最好看的姑娘,裴延年也勉勉强强算是中间长得最顺眼的男子。两个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她没想过中间会出现另一个人。等到了京城,她肚子里揣上了崽崽,成亲快到她自己都没回过神,同裴延年相处也和从前一样,压根想不起来通房的事。
她的嘴角一点点地垂下,抿了抿唇看向端庄的舅母,“所有人都会有通房吗?”
说完之后,她又沉默了,好像她知道的男子里都不会只有一位夫人。就是舅舅这般看重仕途不耽于情爱的人,都有位通房侍妾。不过舅母能镇得住后宅,这位通房侍妾一直很是本分,后来跟着外祖母去了渭南替舅舅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