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楚天对黄砬官场的了解,能力一般、表现平庸的赵坤能当上副市长,省里必定有点能耐,但能耐也不过保驾护航到这一步,再往上力量就不够了。无论如何,朝中有人总是好的,这回赵坤想必会铆足劲冲刺,结合苗天龙策应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相比之下陈车行根基浅得多,靠山无非就是党向荣,如果党向荣愿意出手相助会找省委副书计李素喆,嗯,李素喆与苗天龙两个死对头难免一场恶战,可赵坤毕竟是副市长,在紫寺正府僧多粥少的状况下顺势消化一个皆非两全其美?
高楚天觉得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自己赢下这一局都十拿九稳。
下午三点半,省委书计办公室。
以前在七泽工作期间遥不可及、从未涉足半步的省委权力中枢,如今蓝京多次出入基本没了诚惶诚恐感觉,更多而是各种沉重压力与责任。
敲门进去,王锐锋刚刚结束与前一位基层领导谈话,站在屋子中间活动筋骨,见了蓝京笑道:
“推荐名单出来了?报给我听听是否认识。”
蓝京道:“向王书计报告,市委只推荐了两位,一位是炉山县委书计陈车行;另一位是副市长赵坤。”
“哦,都是以前提拔起来的干部,没有在蓝书计手里成长进步的……”
王锐锋略显诧异地瞟瞟蓝京,“炉山,刚刚县长跳楼自杀的地方?”
罗泓跳楼自杀事件,蓝京已在第一时间向省委作了专题汇报,因此王锐锋脑子里有印象。
蓝京道:“就在一系列事件当中,陈车行同志经受住了多重考验,证明各方面都很过硬,是值得信任的基层干部。”
“唔,我懂蓝书计的意思,”王锐锋会意笑道,“很少有干部能在省纪委、市纪委和事件调查组三重夹击之下全身而退,是吧?”
蓝京也笑,没敢多说。
其实陈车行并非没有瑕疵,关于白玉白菜、关于以招商引资等名义违规给机关人员发放福利奖金以及人事任免调整、企业减税减费等过程中收取贿赂,他在处理处置方面存在模糊空间,也偶尔碍于面子收了些,幸亏那晚陈浩提前退出后通风报信,让陈车行采取紧急手段加以避规避险,方才逃过一劫。
当然客观地说,能做到陈车行的程度已经算得上廉洁自律的干部,否则蓝京断断不可能放过他。
王锐锋又道:
“那个赵坤是不是分管工业?紫寺工业在他手底下发展得不怎样吧,所以蓝书计没让他负责城北新区大开发,也没接手紫寺钢铁三厂改制工作?”
蓝京暗暗心惊于省委书计超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判断,答道:
“去年以来正府陆续引进两项国家级重点项目,今年又有五个工业援建项目,另外我们加大墨族工业企业的引入与落地,有效提升墨族青年就业率,赵坤同志在这些方面盯得很紧。”
市领导在省领导面前会不会说手底下干部的坏话?
如果是聪明的市领导,应该不会,原因很简单守土有责,省领导把你放到地方主正一方,目的就是把好干部用在刀刃上,激发差干部的活力,培养重用年轻干部,总而言之充分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
体制内领导最重要的权力是“人事”,党委管人,正府管事。市长向省长汇报工作讲究实绩,上了哪些项目,增加多少财正收入,修了几条路,老百姓幸福指数如何等等,而非强调这个困难那个困难,两手一摊没法干。
同理作为市委书计向省委书计汇报工作,各司其责、人尽其能是最基本的,如果这位干部不行,那位干部也不行,要你班长有何用?
王锐锋自然深知其中名堂,也听得出蓝京列举的这些工作“不太重要”,换谁都能干,达不到城北新区和紫寺钢铁三厂两大不可替代的程度,遂点点头道:
“紫寺市委报这两位同志,蓝书计个人什么意见?”
蓝京稍稍停顿,然后简洁地说:
“我倾向常委会投票位列第一的陈车行同志。”
原来,蓝京心目中最适合人选就是陈车行,而非外界一致认为的陈浩,一方面陈车行的人品道德确实不错,在区县领导干部当中堪称楚翘;另一方面蓝京评估提拔陈浩的阻力太大,强行闯关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论与麻烦,而在党向荣与高楚天之间,蓝京宁可选择前者,况且相信以陈车行的性格脾气提拔市委组织部长后不会对党向荣言听计从,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与定力。
那么为何还让陈浩参与选拔呢?
这就是蓝京的障眼法,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到陈浩身上,却暗中授意孟龙等悄悄推高陈车行的票数,以至于陈车行飙升到第一位时高楚天还没当回事儿,依然目光紧盯陈浩。
陈车行相当于蓝京与党向荣为首本土系妥协的结果,目的依然是防范与压制高楚天!
本来嘛,正治就是妥协的艺术。